这是曾经发生在重庆的一则真实事例,看完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1岁多点的小男孩不仅能满地撒欢,甚至在父母的教授下很快就能独立背诵十多首唐诗。
家里出了这样一个孩子,别说孩子父母有多高兴了,就连周围的邻居都暗叹这孩子将来长大了可不得了,必定是个人才!

一般情况下,一岁多的小孩儿,别说背唐诗了,可能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但这个小孩却做到了,一时间,左邻右舍都啧啧称奇。
谁也不会想到,等这个孩子长到2岁多时,说话突然变得结巴起来,之前张口就来的唐诗,现在也不会背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后来孩子上学了,有一天,竟突然表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模样,并手脚匐地,不断抽搐,同时嘴里发出一阵阵类似狗吠的声音……
这可把孩子父母吓坏了,之前还人见人夸的“神童”,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事情还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说起。
彼时,重庆一个叫王成的男子和妻子结婚多年了,可是妻子的肚子一直都没有动静,这可愁坏了王成和家里人。
王成的母亲本来就着急抱孙子,现在这种情况,她也只能主动出击了。王成母亲没读过书,也没什么太大本事,但有一点,她人缘好,消息灵通。
不久,王成母亲便通过朋友介绍,讨到了一副“土方子”,说是吃了就能有孩子。一直怀不上,王成妻子心里有愧,所以看着那一碗黑不溜秋的汤水,她还是捏着鼻子咽了下去。

有了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王母经常给儿媳弄偏方,为的就是让她顺利怀上,早点为王家开枝散叶。
可王成妻子的肚子就是不争气,“偏方”喝了很多副,就是没有效果。
那天,王成和朋友聚在一块闲聊,无意间又聊到了孩子的问题。王成和妻子结婚多年一直未孕这件事,他的朋友也都知道,见王成一筹莫展,朋友悄悄问他,“你们两个不会是有哪一个不行吧……”
一句话却提醒了王成,回家后,他便拉着妻子去了一趟镇卫生院,检查显示他和妻子均没有问题,是可以生育的。
几天后,王成村里有好几个发小约着一起准备去江苏打工,王成知道这件事后,和妻子商量了一下,也一起跟去了。
王成和妻子去江苏打工是1992年年初,结果到了下半年的时候,王成妻子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王成得知后当即抱着妻子原地转了好几圈。
夫妻俩坚持做到了年底,准备次年就不来了,安心在家待产。
次年,王成妻子生了,是个男孩儿,王成和家人都沉浸在激动喜悦的心情中,特别是王成的母亲,看到儿媳终于生了,而且还是个带把的,她连着好多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之后,王成给儿子取名王超,夫妻俩对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与呵护,王超的爷爷奶奶那更是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不过,疼爱归疼爱,王成可从来没溺爱过孩子,他深谙“惯子如杀子”的道理,不仅没有惯着孩子,他甚至在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就给孩子看连环画,读唐诗给孩子听。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当王超十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能下地走路了,不久又能跟着周围人学着说些简单的词汇了,等他一岁的时候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
见儿子会说话了,王成果断拿来一本唐诗选集,选了几首比较简单的唐诗,当着儿子的面念给他听。
王成觉得,那些唐诗对大人来说是很简单,但对于一个刚满一岁的孩子来说,可能就很难了,所以,他也没打算让王超立马就能背诵这些唐诗,只是让他先熟悉熟悉。
不料,短短几天时间,王超竟能独立背下几首唐诗了,其中有好几首,王成也就念了两三遍而已。又过了几天,王超能背诵的唐诗数量达到了十余首,他的家人都感到震惊和欣喜。
之后的一天,王超的奶奶在和周围邻居聊天时说自己孙子会背十多首唐诗,周围人都不信,很多一岁出头的孩子话都说不利索,他王超就特殊些,能背这么多唐诗?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信口开河,王超奶奶当即就把王超牵到了院子里,让他当着几个邻居的面随便背诵几首。

王超很听话,小嘴巴吧啦吧啦一口气背了好几首,这一幕把旁边的几个爷爷奶奶都看呆了,大家都说这孩子小小年纪都这么聪明,长大了肯定是个上清华北大的料,前途无量。
这话后来传到王超父亲王成的耳朵里了,他更是暗自得意,但同时也加强了对儿子的教导。他就在想,儿子现在才一岁出头记性就这么好,能背唐诗,如果再让他提前接触一下数学、音乐这些,那将来到了上学的时候,可就比别的孩子超出起跑线许多了,到时成绩肯定是班里的佼佼者。
想法是美好的,但实际并未能如王成的愿,王超不仅没有变得更聪明,反而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反应……
前面说过,王超十个月的时候就能满地撒欢,刚一岁就能说一口流利的重庆话,但到了两岁多点的时候,孩子说话突然变得有些结巴了。
按理说,孩子一开始说话就很利索,应该越往后越顺畅啊,可怎么到了王超这里却颠倒了呢?
一开始,王超的家人还怀疑这肯定是周围某个说话结巴的人影响到了王超,别说一个小孩了,就算是本来说话流利的成年人,如果刻意模仿说话结巴的人,那他说话也会慢慢变得结巴。
可仔细一想,周围邻居里也没有说话结巴的人啊!王超这到底是跟谁学的呢?

由于王家人一时半会找不到症结所在,再加上他们觉得孩子还小,说话拧巴又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
但过了一段时间,王成又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之前,咱们不是说王超能熟练背诵十多首简单的唐诗嘛,但自从这孩子说话变得有些结巴之后,原先会背的那些唐诗,你再让他背,他竟然都不会了!
不仅如此,王成发现儿子的反应速度也比之前慢了许多,很多之前只说一两遍就会的东西,现在反复说了很多遍,孩子都不一定能反应过来。
直到这时,王家人依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觉得孩子还小,记得快,忘得也快,等到时入了学再捡起来就好了。
可谁也没想到,两年后,原本还满地撒欢的王超竟然连走路都走不利索了,到最后甚至都不能独立行走,需要人扶着或者抱着走……

王成就纳闷了,别的孩子越长大,说话、走路这些越利索,怎么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却完全反了过来呢?
为此,王成还特意将孩子带去了医院,可跑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孩子太小,带回家再观察观察。
原本被称作“神童”的王超如今不仅泯然众人,甚至还不如众人,这不由得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无限遐想……
有人说王超前面会走路后面不会走了,是因为王家人让他学走路的时间太早了,当时王超也不过七个月大,肌肉骨骼这些还很娇软,过早学习走路对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甚至还有人说王超这是“染”上了什么脏东西,需要找个道士过来看看,方能化解。
反正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王家人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尝试了很多办法,但依然没有改变王超的这种状况。
当时王超虽然变得不能独立走路,但他已有4岁了,身高体重这些倒是在正常生长,考虑到平时不可能总让人扶着抱着,王家人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找来一根布条,布条的一端拴在王超腰间,另一端由王家人挽在手里,就这样像遛狗一样辅助王超走路,那样子看上去颇为怪异,但王家人确实是没办法。

也因此,王家人轻易不敢出门,他们害怕看到周围人那异样的眼神和听到那些无端猜测的恶毒之言。昔日听到别人夸赞自家孩子时有多自豪如今就有多难受。
尽管如此,王成有一个亲戚却不断劝他,说像王超这样的例子,之前隔壁村也有一个,后来多辅助辅助孩子,还是可以恢复行走能力的。
这话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给了王家人一丝希望,之后,王成妻子更是辞掉了工作,一心在家照顾儿子,帮他做康复训练。
又过了两年,经过王家人的不懈努力,王成竟然真的发生了好的改变,不仅能正常站立,还能独立行走,只不过动作还是有些僵硬,不能像同龄小孩那般自如奔跑。
看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王成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这一年,王超正好6岁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王家人几乎没有犹豫,便将孩子送进了学校。
一开始,王家人还不放心,王超的妈妈更是在他上下学的路上全程跟着,生怕孩子走到半路摔倒或者发生别的什么意外。但就这样陪护了一段时间后,王超并没有出什么问题,王家人便放手让他自己上下学了。
谁也不会想到,表面看起来正在慢慢恢复的王超,之后竟会作出那样异常的举动……

那天,王超去上学了,他的妈妈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结果晾到一半的时候,同村的李大婶扛着锄头突然冲进了她家院子,一进院子就朝王超妈妈大喊,“妹子,你赶紧去学校一趟吧,王超的老师说他在学校出事了……”
原来,这李大婶家有一块地正好在王超他们小学旁。事发当天,李大婶正在这块地里锄草,却突然听到学校围墙里有一阵阵急促的呼喊声,听上去明显不是小孩子的读书声。
李大婶便准备去学校门口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等她刚到门口就迎面撞到了王超的老师。王超老师也认出了李大婶就是王超的邻居,遂让她赶紧去王家通知一下,让王家人过来把孩子接回去看看医生。
一听这话,王超妈妈的心立马就绷紧了,忙询问李大婶,王超是不是在学校摔到哪了,李大婶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当时看老师样子挺着急的。
之后,王超妈妈便火速赶到了学校,到了后被老师告知,王超并不是摔到哪了,而是上课的时候,突然怪叫了一声,然后像小狗那样四脚趴在地上,一脸似笑非笑的样子,嘴里不断发出如狗吠般的声音,那样子看上去怪异极了,都把好几个孩子吓哭了。
王超妈妈赶到的时候,王超已经恢复了正常,所以妈妈并没有看到他那怪异的样子,但老师却一脸严肃和担心,让她先把孩子接回去休息几天。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便问王超在学校里趴地上学狗叫是怎么回事,王超却一脸懵,表示自己不记得了。

第二天,刚好王超的爸爸王成回家了,王超妈妈便将头天老师说的话告诉了他,王成听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惊恐,而是生气,因为他觉得这是王超在学校搞得恶作剧,他甚至还把王超批评了一顿,责怪他在学校不好好学习。
结果就在当天下午,怪事又发生了……
当时,王成正在里屋喝茶,儿子王超一个人在院里的梨树下玩耍。喝到一半的时候,王成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类似狗叫的声音。
一开始,王成还以为别人家的狗跑到自家院里了,王成一向都不喜欢养狗,所以他立马起身准备上院里驱狗,结果来到院里后却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院子里并没有狗,但是儿子王超却双手趴在地上,整个人以动物的姿态爬行,边爬边发出一种类似狗叫的声音。
王成以为儿子在恶作剧,赶紧上前厉声制止,奇怪的是,不管王成怎么呵斥,王超像是没听见一样,自顾自在那爬行着,边爬边抽搐,同时还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王成……

看到这里,王成瞬间明白了,原来,妻子上午说的事是真的啊,可是王超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举动呢?难道是受到了什么惊吓?
来不及多想,王成赶紧将儿子背起往镇医院狂奔。医生检查后告诉王成,孩子这有可能是患了某种癫痫类的疾病,镇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建议他带孩子去市院或者省院。
王成知道,大点的医院条件是好些,但医疗费用也会更高,他准备先带孩子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再作打算。
之后的日子里,王超几乎每天都会发作一次,发作的过程中,整个人跟梦游一样没有知觉,等恢复正常后却记不起之前的举动。
王成觉得不能再等了,妻子也建议尽快带孩子去市医院看看,结果各种检查下来,医生还是没有找到病因所在,只给孩子开了一些治疗普通癫痫的药物,关键王超喝了那些药物后,根本不管用。
王成知道,孩子都这样了,这学肯定是没办法再上了,和学校商量了一下,他便给儿子办理了退学手续。
看着儿子几近疯狂的举动,王成急得直跺脚,而周围邻居得知这件事后,再次搬出了之前那套言论,他们说王超这是惹了不该惹的“东西”。
王成根本就不信这些,既然市医院不行,那省医院或者更大的医院总应该可以吧?结果就是王成带着孩子跑了多家医院,路费和检查费倒是花了不少,但是王超的病因一直没有找到。

病因没找到,那就无法对症下药,无法从根本治愈王超的这种“怪病”,这让王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悲伤。
王超是王成和妻子结婚多年才生的,夫妻俩就这一个孩子,家里人宝贝得不行,现在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王成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说再生一个吧,他和妻子的年纪也都三十好几了,生二胎显然不现实。
所以后来王成坦言,只要能治好儿子的病,哪怕让他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他也在所不惜。但现实情况是,没有医院能找出孩子的病因。
那段时间,王成还因儿子的事心神不定,不久又丢了工作,他索性留在家和妻子一起照顾儿子。
儿子没发病时还好,看起来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无非就是行动迟钝一点,但要是发起病来,像动物一样趴在地上吼叫,那模样,王成看了心痛不已。
那段时间,王成的心情一度跌到了谷底,他有好几次都差点去镇上买老鼠药想要一死了之,可回过头看看两鬓斑白的父母,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时,周围人都劝王成长痛不如短痛,趁早将这孩子扔掉,留着完全就是个累赘。
王成并没有理会这些人的建议,心想着走一步看一步吧,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王成泪流满面,更是下定决心要把儿子的病治好。
那天,王成一个亲戚家盖房子,王成便过去帮忙,结果直到晚上八点多还没回家,王成儿子王超急了,一直问妈妈,爸爸怎么还没回来。
王超妈妈也很担心,但还是强装镇定安慰儿子,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现在正在路上往回走呢!
哪知,王超趁着妈妈忙别的事情的工夫,一个人拿着手电筒走出了家门。走到半路时,果真遇到了回家的王成。
见儿子一个人出来了,又是大晚上的,王成很是疑惑,王超却仰着头一脸认真地说道:“爸爸,妈妈说你在路上,我想着天黑你看不见路,就出来接你了,爸爸,我想你了……”

一句话说得王成泪流满面,他当即就抱住了王超,“我的傻儿啊,爸爸也想你……”
也就是从这时起,王成决定竭尽全力帮儿子寻找能治愈他怪病的医院。
经多方打听,还真让王成找到了这么一家医院,就在重庆市内,医院不大,但听说之前曾治好了许多癫痫类的疑难杂症。
就这样,王成带着儿子去了这家医院。果然,一番精密的检查下来,医生很快便发现了端倪,显影图上,王超的大脑内有一块不规则长条形的黑色阴影,初步判断应该是某种类似肿瘤的异物,急需进行开颅手术。
听说儿子大脑中可能有肿瘤,王成的心立马悬了起来,随后便签了字让医生安排手术。很快,医生便从王超颅内取出了一块灰色硬物。

一开始,医生还记得这个硬物是什么玩具或者是机器上的部件,但仔细一想,这不可能啊,异物怎么会跑到王超的大脑内呢?难道是之前王超做类似开颅手术时,其他医生遗留在里面的医疗器材?
但王成告诉医生,在这之前,王超从未做过什么开颅手术,所以便排除了这种可能。
这时,旁边另一位医生的话倒是提醒了主治医生,那个医生说这硬物像是一块贝壳,既然异物没法从外界进入王超颅内,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王超之前吃海鲜或水产时,摄入了某种寄生虫,然后寄生在他颅内长成这样呢?
主治医生听后觉得这有可能,随后赶紧将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的贝类生物研究专家张福绥院士请了过来,让他协助“破案”。

张院士赶来后,一眼就认出这硬物无论是从外形还是规格大小都有点像一种叫鞍海月的贝类,但这也只是猜测,不能肯定,当下应该立即对硬物做化验分析。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病理研究所的人告诉张院士,那硬物的确不是贝类,而是因为脑组织病变引起的,更像是一种血液淤积堵塞形成的钙化物。
主治医生赶紧询问王成,之前王超的头部有没有摔伤或者是受到什么硬物的撞击。
经医生这么一问,还真让王成想起了一件事!
原来,在王超2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王成和妻子起床时见王超还在熟睡,两人便悄悄先起了床,独留王超一人在房间睡觉。
不料,中途王超醒了,可能是没看到爸爸妈妈在身边便想下床寻找,结果不小心掉到了地上。

当时王成家的床离地有些高,听到哭声,王成和妻子立即冲进了房间,便发现了躺在地上的王超,一问才知儿子摔到了头。
王成一边安慰儿子,一边查看王超头部,却并没有发现有任何伤口,而且没一会儿,王超也没再哭泣了,所以王成便不以为意。
如今想想,不管时间节点还是之后发生的事,都极有可能和那次掉下床有关,因为王超开始变得痴呆也就是那次之后的事,如今见到医生从儿子颅内取出了这一块硬物,又说是淤血所致,王成恍然大悟,但同时也连拍大腿,后悔不迭。
医生告诉王成,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那次摔下床碰到了头部,当时表面看没什么事,可能孩子颅内就已经流血了,后面血液一直淤积得不到排放,时间一长便导致血管变形,挤压了神经,致使孩子变得反应迟钝,之后继发癫痫,出现了类似动物一样趴在地上吼叫的动作。

一切真相大白,王成后悔不已。所幸,自从王超颅内的堵塞物被取出来后,他再也没有作出趴在地上学狗叫的动作了,走路也慢慢变得稳当了许多,但反应还是跟普通人一样。
这则事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家长在照顾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安全无小事,一旦感觉不对就应该及时就医,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