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中国革命陷入至暗时刻。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曾经蓬勃发展的大革命戛然而止,共产党人面临着被赶尽杀绝的绝境。血的教训让党深刻认识到,要革命,就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必须掌握枪杆子。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南昌起义爆发了。8 月 1 日凌晨,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两万多起义军如猛虎般向南昌守军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歼敌三千余人,成功占领南昌城。这一枪声,划破了黑暗的夜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道路。
起义部队虽然在南下途中遭遇重重困难,历经苦战、减员,但保留下来的火种成为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基石。南昌起义,是党指挥枪原则的伟大开篇,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方向,让中国共产党人在绝境中看到了希望,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纪元。
三湾改编:筑牢党指挥枪的根基南昌起义的枪声余音未了,9 月 9 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然而,起义部队同样遭遇了残酷的挫折,由于敌强我弱,进攻长沙的计划受阻,部队在战斗中连连失利,兵力锐减,士气低落,组织也陷入混乱。
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毅然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转移。9 月 29 日,部队抵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这里,成为了人民军队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转折点。
当时的部队,面临着诸多严峻问题:人数已不足千人,组织架构残缺不全,党在基层的力量薄弱,无法切实掌控部队;旧军队的雇佣思想、军阀作风残余严重,官兵之间不平等,士兵们看不到希望,许多人开小差逃离。
毛泽东深知,若不彻底改造这支队伍,革命将难以为继。于是,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 “三湾改编” 在这个小山村紧锣密鼓地展开。
改编的核心举措之一,是 “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立党小组,连队建立党支部,营、团成立党委,各级均设党代表。党代表负责领导所属部队的党务、政治与群众工作,凡部队重大问题,都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一创举,将党的组织扎根到了军队基层,让每一名士兵都能紧密围绕在党的周围,党对军队的领导从组织上得到了坚实保障。
罗荣桓元帅后来回忆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如果不是这样,红军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
同时,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推行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队的雇佣关系。士兵们有权参与部队管理,监督伙食等事务,经济账目公开透明。这不仅激发了士兵的主人翁意识,还进一步肃清了旧军队的不良风气,让部队凝聚力空前提升。
经过三湾改编,部队焕然一新。虽然人数减少,但个个都是坚定的革命战士,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向着井冈山前进,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湾改编,从组织和制度层面筑牢了党指挥枪的根基,是人民军队走向新型化的关键一步,为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埋下了伏笔。
古田会议:党指挥枪原则的定型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四军不断壮大,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部队成分复杂,来自旧军队的官兵带来了军阀作风、单纯军事观点等不良思想,一些人对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认为军队只管打仗,忽视政治工作,甚至出现极端民主化、非组织意识等倾向,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929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古田会议)隆重召开。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的 “九月来信”,并作反对枪毙逃兵的报告。
会议直击要害,着重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意识、绝对平均主义、流寇主义等错误思想。明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
在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完善 “支部建在连上” 等制度,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对军队的全方位掌控。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从思想、政治、组织等多个维度,系统地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为人民军队注入了强大的灵魂。
经过古田会议的洗礼,红军彻底摆脱了旧军队的阴霾,成为一支具有坚定信仰、严明纪律、强大战斗力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此,党指挥枪的原则深深扎根于每一位红军战士心中,成为不可动摇的军魂,引领着人民军队向着胜利奋勇前进,为日后的辉煌战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党指挥枪引领绝境重生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红军被迫踏上长征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兵力从出发时的 8.6 万锐减至 3 万余人,湘江战役更是惨不忍睹,江水被鲜血染红。
内部 “左” 倾错误路线横行,瞎指挥让红军连连受挫,战士们迷茫、困惑,革命之火眼看就要熄灭。关键时刻,党指挥枪的力量再次凸显。通道、黎平、猴场会议一路纠偏,为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铺垫。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遵义会议召开,如一道曙光穿透阴霾。会议批判 “左” 倾军事错误,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此后,红军在党的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冲破重重险阻。
没有党指挥枪,长征的胜利不可想象。正是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让红军有了主心骨,凝聚起超强战斗力,绝境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为革命保留了珍贵火种。
抗日战争:党指挥枪铸就民族脊梁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但蒋介石妄图借日军之手削弱共产党力量,对八路军、新四军作战多有掣肘,还在物资补给等方面百般刁难。
党深知必须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战,才能真正为民族撑起希望。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如同一把把利刃插入敌人心脏。平型关大捷,115 师在林彪指挥下,于平型关设伏,一举歼灭日军精锐坂垣师团一部千余人,打破了 “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
百团大战更是彰显党指挥下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1940 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 105 个团,在华北大地向日军交通线和据点发起大规模攻击,毙伤俘日伪军 4 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让全国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坚定决心。
党指挥枪,让八路军、新四军能根据敌后复杂形势,灵活运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等战术,与敌人周旋。根据地军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一边战斗,一边生产,打破敌人封锁,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的中流砥柱。
解放战争:党指挥枪决胜千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兵力、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美式枪炮武装到牙齿,还有飞机、坦克加持,兵力达 430 万之众;而人民解放军仅 127 万,装备简陋,多是 “小米加步枪”。敌强我弱,局势严峻。
但党指挥枪这一制胜法宝再次发挥关键作用。党中央高瞻远瞩,制定出一系列英明战略决策。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决策,先打锦州,“关门打狗”,将国民党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东北野战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激战塔山,强攻锦州,解放长春,围困沈阳,以伤亡 6.9 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 47.2 万余人,彻底改变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淮海战役更是惊心动魄,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面对国民党军 80 万重兵集团,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党指挥枪,让两支野战军如臂使指,60 万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先围歼黄百韬兵团,再各个击破黄维、杜聿明集团,以少胜多,歼敌 55.5 万余人,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为解放全国奠定坚实基础。
平津战役中,党指挥东北、华北野战军联合作战。为稳住傅作义集团,中央军委采取 “围而不打”“隔而不围” 等巧妙战术,先攻克新保安、张家口,斩断其西逃之路;再强攻天津,震慑北平守敌。最终,北平和平解放,52 万国民党军被改编或歼灭,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党指挥枪创造了以少胜多、摧枯拉朽的战争奇迹,彻底扭转乾坤,为解放全中国铺平道路,让新中国的曙光喷薄欲出。
抗美援朝:党指挥枪扬威异国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硝烟却骤然弥漫至鸭绿江畔。美军不顾中方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还频繁轰炸东北边境,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这紧急关头,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组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各部队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在异国他乡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殊死较量。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第九兵团在极寒条件下,身着单薄棉衣,面对美军的飞机、坦克、大炮,毫不畏惧。战士们以顽强意志和对党忠诚之心,在冰天雪地中设伏、冲锋,重创美军王牌部队,让世界见识到中国军人的坚韧。
上甘岭战役,美军调集重兵,倾泻海量炮弹,妄图突破志愿军防线。志愿军第十五军等部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坑道顽强抵抗,“坑道党支部” 发挥核心作用,党员带头冲锋、鼓舞士气,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打出了国威军威,让美军再难前进一步。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冲锋在前,战士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克服异国作战、装备悬殊、补给困难等重重挑战,最终迫使美军停战谈判,为新中国赢得和平稳定环境,彰显党指挥枪在国际舞台上的磅礴力量。
和平年代:党指挥枪续写辉煌硝烟散去,在和平年代,党指挥枪依旧是人民军队的行动指南,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实保障。
1998 年,特大洪水肆虐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数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受威胁。关键时刻,党一声令下,30 余万解放军、武警官兵奔赴抗洪一线。他们在大堤上筑起人墙,扛沙袋、堵决口,日夜奋战,有的甚至为保护群众献出宝贵生命。“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誓言铿锵,靠的正是党指挥枪凝聚的强大力量,守护百姓安宁。
2008 年,汶川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天崩地裂,山河破碎。党中央迅速指挥军队抗震救灾,10 余万子弟兵第一时间挺进灾区。他们徒步穿越塌方路段,在废墟中徒手挖掘,争分夺秒搜救幸存者,给绝望中的人们带来希望。“铁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群众呼声彰显党领导下军队的可靠。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武汉封城,湖北告急。党指挥人民军队紧急出征,除夕夜,军医们逆行奔赴抗疫最前沿。军队医疗队接管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里也有他们忙碌身影。他们与病魔较量,护佑生命,为抗疫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展现党指挥下军队的担当。
从抗洪到抗震,从抗疫到国际维和、护航,党指挥枪,人民军队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新征程上,人民军队将继续听党指挥,牢记使命,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奋勇拼搏,续写辉煌,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结语:永固党指挥枪的军魂从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到新时代强军征程,党指挥枪贯穿人民军队发展始终。历史反复证明,这是我军制胜法宝,是克敌利刃、胜利源泉。
它源于血与火的淬炼,关乎民族兴衰、未来走向。新时代,人民军队重任在肩,须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强化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绝对忠诚、纯洁、可靠。
站在新起点,人民军队向着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奋勇前行。有党指挥枪这一坚定军魂,必能续写辉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铸就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