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中,由于中国的军事力量与主要的潜在对手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非官方的表述当中,都直接将他们称之为“强敌”,不特定针对哪些国家。但如今随着解放军实力的上升,这种过去的惯用描述开始变化,“敌人”的概念也因此而变得愈发地清晰起来。
在4月22日所举办的海军纪念活动上,摆在解放军军舰垂直发射系统旁边的一张介绍展板,就引发了许多人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首次对外军所配备的装备,点名道姓地描述为“敌舰”。。难道说,今后中国海军的建设方向要出现重大调整,从过去的远海护卫、近海防卫开始转向于制海权的争夺?又为何说,解放军这就在给台当局好好地“上课”?
01.解放军新展板引发关注
作为海军对外交流的机会窗口,一年一度的海军节活动,不仅是提升军地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向外界释放信号的一个新的契机。
据悉,在今年的海军节活动上,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155舰“南京”号,特地摆放了一张介绍其所搭载的“鹰击”-18反舰导弹展板,不仅粗略地介绍了这一型导弹的基本技战术性能,还极其直白地写道:该弹可采取超音速弹道攻击美“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日“爱宕”级驱逐舰等“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具有很高的突防概率和命中率,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制海作战能力。
回顾过去,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展板上提及“敌舰”的相关内容,过去的描述大都模棱两可,更像是单纯介绍装备,用“水面目标”等中性词来指代。如今明确表示,这一型导弹,就是用来对付美舰与日舰的,属实令人感到提气。
02.背后有什么含义?
实际上,若是单纯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解放军现阶段在面对日本海上自卫队,韩国海军,以及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之时近乎不存在任何压力,特别是在区域拒止体系完成迭代之后,以高超音速导弹为核心的打击体系已经成型。
而且较之于“鹰击”-18这样的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尺寸更大,战斗部更足,突防能力更强的“鹰击”-21高超音速舰载反舰弹道导弹,已经数次被确认列装部队。
这就意味着,这款能够“收拾”日美的武器,依旧算不得是“最先进”,只能说是中国海军装备序列当中的“常规武器”。
但相比之下,美国海军就显得有点“惨”了。即使是在2025年,美军航母战斗群所依赖的反舰手段相当有限,依旧是战斗攻击机所挂载的“捕鲸叉”与舰上搭载的“鱼叉”为主,即便是更加先进的LRASM,其整体保有量也难以支撑起一场高烈度冲突的消耗。
故而中国海军这次“明牌”的背后,实际上是在昭告全世界,东西方海军力量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
至于说背后的原因,实际上也不难让人理解,千禧年前后的治安战让美军的建设思路集体跑偏,当“降本增效”这个词和军事装备研发挂钩之时,再加上美国特殊的军事腐败体制加持,那么唯一的结果必然就是“既没有降本也没有增效”,徒留“增笑”。
JSF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其舰载型号F-35C,到目前为止依旧未能解决超重的危机。
更要命的是,由于美国造船业衰退,美军舰队老化严重,导致其整体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虽然美国海军现阶段还可以维持一个“空架子”,可放在十年之后,美国海军在面临新的退役潮之时,重大危机就会出现:如果彼时的美军拿不出足够强大,足够数量的次世代舰,美军将彻底失去与中国竞争的资格。
03.给台当局上了一课?
当然,对于解放军公布的这份新展板,恐怕最为着急的莫过于是台当局了。在岛内台独分子们的认知当中,只要武统行动发起,美日联合军的“天兵”就会火速驰援。
但这份展板显然戳破了他们的幻想,证明了解放军所瞄准的强敌,实际上一直就是美日联军,并且已经在事实上具备阻击它们的能力,台独分子所指望的“以武拒统”,终归只是不切实际的泡影而已。
这也恰巧证明,历史的发展固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台当局与台独分子们沆瀣一气,俨然已经站在了人民与历史的对立面,无论以哪种方式来“谋独”,都注定不可能成功。
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当中,台岛内媒体一直刻意贬低解放军的军事力量建设,给台独分子们塑造了“不堪一击”的刻板认知,让他们时不时上蹿下跳,对先进武器装备“指手画脚”,可今天的这一份展板却宛如一声平地惊雷,直接将他们从幻梦当中惊醒。
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海峡两岸,还是太平洋两岸之间的军事力量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军事平衡上的东升西降,早就不再是“未来时”,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在进行时”。
这就意味着,台当局越不肯直面两岸统一问题,越想使用“拖字决”,反而会导致他们手上能用于谈判的筹码越来越小,越会增大解放军快刀斩乱麻的决心。解放军这次好好地给台当局上了一课,强烈的信号已经发出,接下来就看赖清德究竟是直面,还是选择“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