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后仅仅11天时间里,民主党对特朗普发起连番批评,总攻的时候到了吗?
日前美国前总统拜登发表卸任后首次公开讲话,批评了特朗普政府在不足100天里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害和破坏”,他的批评聚焦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社会保障部门的裁撤,指出特朗普的裁撤导致美国政府的社会保障系统出现问题,网站无法登陆等。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拜登本次讲话十天以前,另一位民主党出身的前总统奥巴马也批评了特朗普政府,但奥巴马聚焦的话题并非社会保障系统,而是当时特朗普刚刚公布不久的“对等关税”政策,奥巴马指出大规模征收关税对美国没好处,此外他还表示美国不需要特朗普这样一个“自封的国王”和“伪独裁者”。

这就完了吗?不止如此,就在拜登发表公开讲话的5天以前,他任内的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采访时,也严厉批评了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指出这就是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最严重的自我伤害”,她还称特朗普加征关税等政策,使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已经上升。最后,美国前副总统哈里斯日前也发表公开讲话,不过与拜登、奥巴马以及耶伦不同,她并没有直接提到对特朗普的不满,但她也认为美国的进展开始倒退了。
即便不算没有直接点名的哈里斯,在短短11天时间内,奥巴马、耶伦和拜登轮番上阵,强烈抨击特朗普包括关税在内的诸多政策,这说明什么呢?显然,民主党已经抓住反击特朗普的机会,要吹响号角了。客观来讲,过去几年,民主党掌控大权之际,其实表现也并没有很好,无论内政外交都存在问题,比如俄乌冲突,中东局势,通胀严峻,纵容非法移民加大美国社会犯罪隐患,推动“多元化”和“包容性”价值观,引发社会秩序混乱,伦理价值观受到重大挑战等等。也正是因此,秉持极端保守主义的特朗普才能凭借减税政策、反移民以及推动社会伦理回归传统价值观等主张,重新问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宝座。

所以特朗普的大选胜利,与其说是因为他有多优秀,不如说是因为拜登乃至民主党的表现有够糟糕,但既然民主党因为拜登的失败翻车,反过来讲,共和党在最高法院、国会乃至白宫的优势,同样有可能因为特朗普的糟糕表现而终结,类似的事情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其实就发生过。关注过2020年大选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当年拜登作为候选人,风评其实并不算好,反应缓慢,以至于被知名保守派媒体人卡尔森嘲讽说他讲话像孕妇;在重要会议上睡觉,被特朗普称为“瞌睡乔”,还有他儿子亨特在乌克兰的烂账,虽然因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阻挠,特朗普未能深挖此事,但亨特的丑闻当时已经几乎传的街知巷闻了。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得到了美国建国以来最高的民选票,超过8000万张,去年大选特朗普横扫七大摇摆州,民选得票超过7700万票,也没超过拜登的这个记录,可见当年美国社会对特朗普的反感到了怎样的地步。而且说到民选票,其实去年美国总统大选,哈里斯被临时赶鸭子上架,在只有几个月时间筹备大选的情况下,民选得票居然也超过7500万,对比特朗普差距非常小,再结合去年的枪击案,都在表明当下美国社会上对特朗普不满的大有人在。

所以大家不要看特朗普上台之际,共和党已经掌控白宫、国会和最高法院,俨然“一统天下”,但其实威胁潜伏,但凡特朗普犯下一点错误,那么民意随时可能反弹。再加上特朗普政策异常极端,自二战以来美国就没出现过这样的总统,他的政策出现问题,几乎是带有一定必然性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截至4月之前,特朗普的众多政策,几乎就没有一个可以说取得良好成效的,俄乌停火未能实现,政府机构裁员初期叫好,越往后阻力越大,甚至还给政府运作构成了阻力,还有对巴拿马运河、格陵兰岛的主权声索,没取得任何突破。
进入4月以后,局势越发走向崩坏,“对等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多国不满,大量国家和地区都开启了反制,造成美国经济所受威胁与日俱增,通胀也有复萌的可能,大家要知道,在拜登任期末尾,靠着美联储强行维持高息,以及时任财长耶伦的努力,对抗通胀的工作已经取得不小成效了,只是并未彻底消灭隐患。结果特朗普一上台,本来逐步缓和的问题竟然又恶化了。这还不止,特朗普的很多政策还把美国政府本来拥有的底牌给耗尽了,比如和欧洲还有加拿大的盟友关系,原本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美欧关系已经出现裂痕,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年还说过,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直到拜登任内靠着俄乌冲突,才将欧洲牢牢绑定在美国麾下,然而特朗普上台至今不足3个月,美欧竟然就打起了关税战争。

所以随着特朗普政策逐步显现,加上不久前美国社会上爆发了多达1200场反对特朗普的抗议,民主党察觉到现在可以开启反击了。当然,虽然奥巴马、耶伦和拜登轮番上阵,但也不是要对特朗普发起总攻,特朗普现在是总统,就算奥巴马说了美国不需要特朗普,然而当下也不可能真把特朗普逼下台,条件不成熟。而且中期选举在明年年底,民主党现在发起总攻,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的连番表态,更多应该还是为了尽快煽动美国社会对特朗普乃至共和党的反感,为民主党在未来的选战中争取民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