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火烧向“好莱坞大片”,短剧和游戏“出海”怎么办?

娱乐独角兽 2025-04-16 22:53:55

作者| Mia

编辑| 赤木瓶子

刚刚过去的十多天,各个行业面临着巨大震荡,恐慌情绪在全球股市蔓延。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宣布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又宣布,他将暂停对部分国家实施新关税90天,降低“对等关税”至10%,同时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4%提高到125%,立即生效。根据4月15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一份针对232条款的相关事实清单 (fact sheet) 中提到,“中国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

美东时间4月12日,美方公布相关备忘录,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中方正在对有关影响进行评估。

“全球村”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时代巨浪下,文娱行业亦不能幸免。电影局发声减少进口后,多家美国电影公司股价下跌,当日华特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的股价当日分别下跌6.79%和12.53%,另外,众多有出海业务的公司纷纷调整战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日本片能代替好莱坞进口片吗?

文化是政治经济关系的一面镜子。

4月10日晚间,国家电影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名为《国家电影局就电影方面应对美升级对华关税答记者问》的消息:“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并表示会增加更多国家优秀影片的引进。

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被问及此事时表示,“我见过更糟的情况。” 考虑到加州和好莱坞是资深“蓝州”、反对特朗普统治的左派大本营,其内阁及其支持者对该事件或反响不一。

而在美国国内,短视频分流、流媒体攻陷、罢工、电影观众高龄化等共同作用下,好莱坞日益衰落,索尼和迪士尼市值加在一起不及奈飞市值,传统好莱坞制片厂在牌桌上的份量、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降低。在华市场受损,或将再次对其带来打击。《疯狂动物城2》和《阿凡达3》等原定年内上映的大片,前景也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此前,网传可能“全面禁止美国电影进口”,从官方信息来看,仍留有一丝余地并未一刀切,措辞为“适度减少”。当前已经确认引进和定档的美国进口片未受到影响,漫威新作《雷霆特工队》定档4月30日,目前猫淘想看数加起来仅有7.5万,预计票房亿级。当前正值北影节举办期间,据悉,近300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陆续被进口,其中也包括多部美国影片。

自2012年以来我国晋升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直至2018年,国内票仓对于进口片曾意味着寸土必争之地。

事实上,最近几年里,由于好莱坞IP老化、疫情冲击、国产片崛起等因素,进口片票房占比低至15%-20%左右,对国内票房影响相对有限,国内票房于这些影片的全球总票房占比也在降低。据拓普数据,2024年美国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为61.3亿,占进口片总票房的61.7%,占全年总票房的14.4%。

今年《白雪公主》等美国进口片票房不足千万,从《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到《芭比》等10亿美元+全球爆款,到近期游改爆款《我的世界大电影》,国内票房均在1亿-2亿+,随着中美加速脱钩,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以国产片为主要驱动力的电影市场。

自《哪吒2》之后再无大片撑起大盘,有十多天单日票房跌至2000万以下,虽然减少进口片对市场热度的影响有限——反正已经冷到不行了,其受众群体也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但进口片在丰富内容供给多样性,填补冷门档期,提振观众观影频次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灯塔报告,2023年非档期时间的33个周末里,有12周的票房冠军是进口片,其中9周都是美国电影。去年,跻身季军的《异形:夺命舰》便曾为“最冷暑期档”带来惊喜,《哥斯拉大战金刚2》《毒液:最后一舞》,也共同填补了5-10亿区间小爆款缺失的空白。

在减少进口美国片后,国内影院营业压力增大,将率先受到冲击。需要思考的是,在此之后,哪些进口片能够补上缺口?

连续两年在内地市场拿到23亿以上票房,“第二大主力”日本进口片是可能的答案。近几年来,从《铃芽之旅》《灌篮高手》到《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随着泛二次元圈层壮大,日本进口动画电影在国内屡创新高,与国内谷子经济热度联动,但过往案例已经证明,只有宫崎骏新海诚等名导、漫改大IP有票房号召力,真人电影和非知名IP相对落寞。

本周有《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火之鸟 伊甸之花》《黎明的一切》《触碰你》四部日本电影上映,两部动画电影,两部真人电影,但热度不算乐观。

东南亚、印度、欧洲等小国别进口片,时有小黑马出现,过往“爆”的以悬疑片等类型片为主,主要依靠口碑出圈吸引一二线影迷群体达到1亿+体量,大部分文艺片仍只有百万到千万级体量,对市场带动作用有限。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进口片的困境,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缩影。

中国公司出海业务怎么办?

一批积极布局出海的中国公司也在感受着贸易战的巨浪,其中有新消费品牌代表,跨境电商平台,也有文化娱乐公司。

泡泡玛特股价一飞冲天,重要动力之一便是出海。此前公司高层表示应对关税问题的措施,包括将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可能部分涨价,4月14日,泡泡玛特创始人、CEO王宁发布了全员信,宣布启动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组织架构调整。此举同样被解读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降低关税政策的影响。

名创优品此前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其美国本土直采的比例已接近40%,从东南亚日韩等采购的比例迅速提升,以确保商品的供应稳定性和成本可控性。另一措施是产品价格可能进行相应调整。

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及其商家,已经提前加快布局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号召商家由全托管转向半托管。

一片混乱中,仍然潜藏着机遇。名创优品CFO表示,在整个行业都受到关税的冲击而普遍成本上涨的时候,名创优品的产品仍能保持性价比,这能帮助公司在挑战中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同“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事件类似,今天下午,“淘宝在美国爆火”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淘宝已经冲上了美国App下载榜第二,在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升至第二,法国市场排名第一,下载量较关税风波前大幅上升。据淘宝数据,大服饰行业、3C数码行业部分店铺访问量暴涨1000%,涌入大量英语问询。

而将目光投向文娱行业,短剧和游戏是近两年来出海最热的一块。点点数据显示,中国短剧出海在北美和东南亚等地快速拓展,年收入预计达到40亿美元,主要平台DramaBox、ReelShort和ShortMax贡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为中国出海短剧海外收入的主要贡献国,2023年7月~2024年7月,其月度平均收入贡献占比超54.4%。

中国游戏是最早出海的泛文娱赛道之一,据游工委的《2024游戏产业报告》,2024年国产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5.5亿元),同比增长13.39%,其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31.06%。

特朗普本轮关税战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领域,暂未涉及文化产业、数字内容等领域,因此其受到的影响更多是间接的。

参考上个世纪的大萧条时期,全球贸易战可能引发经济衰退,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欲望和购买力,进而波及短剧、游戏产品的ARPU值、付费率,且投资信心受影响将会使得融资更难。国内海外收入比例持平的米哈游,可能受到较大影响。另外互联网平台可能转嫁成本降低风险,从而导致短剧、游戏买量成本上升。

由于中国是主机硬件制造大国,相关行业和厂商将会受到冲击,其销量受影响也会波及到主机游戏。此前刚刚举办发布会的任天堂,因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已经于近日宣布推迟Switch 2在美国市场的预购计划。

同制造行业一样,本土化、转移产能和溢价将会是文娱行业抵御出海风险的主要选项。

黑天鹅事件频发,大洋彼岸的关税闹剧最终化为每个人头上的飓风,如何穿越周期,熬过寒冬?或许唯有“广积粮,高筑墙”。

0 阅读:2

娱乐独角兽

简介:聚焦于泛娱乐领域创业报道,挖掘下一个“娱乐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