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领域,咱们国家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国产首台7.0T核磁共振在深圳的某个医院投入使用,这是咱们国内第一台7.0T核磁共振,意味着咱们国家在高端医疗器械的研究上,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咱们国家在1.5T,3.0T,5.0T核磁共振的研究上,均实现了100%自主国产。随着国产7.0T核磁共振的投入使用,意味着我们和西方高端医疗器械的差距越来越小。虽然说这台7.0T核磁共振国产化率仅达到80%,核心零部件还依赖德国西门子,能够取得如此突破,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突破了。
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通过强大的磁场和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反应,使氢原子核产生共振现象,随后释放出的能量被接收器捕获并转换为图像数据,最终生成微米级别的,病灶区清晰图片,供医生临床诊断,判断。

7.0T的这个T,是磁场的强度单位,强度越强,生产出来的图片就越清晰。在核磁共振的工作原理上,主要是和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反应,而人体内分布有广泛的氢原子核,特别是人体内水分比较多的软组织和器官上,氢原子核比较丰富,因此核磁共振对人体软组织的成像分辨率就越清晰。
核磁共振和CT都是现代医疗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高端医疗器械,但是两者的特点和优点完全不同。核磁共振主要依靠强磁场和无线电成像,对人体几乎没有辐射。而CT依靠的是X光成像,对人体有微弱的辐射,这个辐射都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CT对我们人体内的骨组织和钙化组织的成像分辨率较高。

核磁共振和CT,一个偏向于软组织,精细化的成像,一个偏向硬组织的成像,一软一硬的结合,推动了现代医疗诊断依据,两者同样重要,只是根据检测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设备。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没有突破之前,核磁共振和CT都依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这也是为什么检测费用迟迟降不下来的原因。

随着咱们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特别是核磁共振和CT的突破,不仅解决了有可能的高端医疗器械卡脖子问题,还会用成本优势,让检测费用大幅度下降,这是民之幸事,也是国之大计。大国崛起,中国科技。
别扯那么多没用的,老百姓看病费用什么时候能降低[笑着哭]
这是西门子国内工厂生产的,你看怎么定义国产了
国产设备技术参数花骚,实际运用如何天知道。
就好像人家说得,即使长江和黄河里流的都是石油,中国的油价还是降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