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即将到来,血雨腥风,也即将到来。上周五,咱们放假,而美股的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暴跌近9%!

周一,市场的大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特别是2024年10月以来强势增长的科技领域,尤其如此。高处不胜寒,刚好借着这个机会,压缩估值。
有人甚至吓得说:能不能别开盘了,多放几天假不好吗。
当然,也有很多人,可能要想了,大跌是不是就是机会呢?是也不是。

从中长期来看,我一直秉持慢牛观点,中国所具备的庞大的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带动整个中国完成了趋势性、结构性的转变。参考《中国制造2025已超额完成96%》、《管中窥豹: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
从国家竞争的基本元素来看,能源、原材料、文化、人才、地理、政治制度等等,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点要有信心。
而这才是决定市场长期方向的环境,如果未来的方向是确定的,路途中有一些波折也属于正常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大跌,都是买入的机会,就像现在我们回顾40年的美股一样,每一次下跌,都是机会。
但,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秉持短期空头的观点。最近几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落地了,很多人可能就认为,靴子落地是不是就意味着该买入了?
毕竟,最近黄金的价格已经见顶回落,有点预示的味道。
但,实际上,市场此前,并没有对关税有充足的预期。现在,可能也是不够的。
清明这两天,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看多的声音,包括我自己前几天也写了一篇《论关税:世界工厂不是一天建成的》,认为关税并没有那么可怕。
可是,周末我看到了一些有点过度离谱、过度乐观的声音,这也是要避免的,我们还是要客观地认识这个现实。
贸易战对双方短期都是没有好处的,中国肯定是不会认怂的,这既是政治需要,也是经济需要。同时,美国也不会放松,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看起来算的有点离谱,但并不是心血来潮。
如果我们看过特朗普的纪录片,就可以发现,他的这种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而且,特朗普被选上台,也证明有很多人有同样的观点,特朗普需要兑现他的竞选承诺。
至于有没有用,肯定需要试验一段时间,不可能刚开始就结束。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事情,包括美国民众在全球1000多个城市举行"放手!"抗议活动,抢购中国商品等等。

但,凡事都有代价,做出改变必须要付出代价。特朗普将这一次关税战,比喻成做手术,很多人赞同他的观点。
现在,我们很多看到的信息,都是为了稳定国内政治与情绪,国家需要我们看到的信息,这种舆论引导可以理解。
不过,作为投资者,虽然理解国家的行为,但一定要认清真相,因为这事关钱袋子。
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的基石,产能的构建需要时间,既然关税战短期不会结束,我们就要对经济冲击有心理准备。
到底会有多大的冲击呢?我相信短期可能并不能完全搞清楚,不管是美国财政部,还是中国财政部,恐怕都很难完全估计事情发展的情况。

在这情况下,资金会避选择险,流向债市,或者是一些比较稳健的板块。等到市场真正企稳以后,资金才会重新回来。
所以,短期不要过于激动,别把子弹打光了,除非跌得太离谱。上一次国债大跌的时候,我买了30年国债etf,也算存了不少子弹,这次可以用来慢慢调仓之用。(《国债期货暴跌1.81%!债牛死了?》)
特别是韶前期涨的比较多的科技板块,不要轻易抄底,它们没有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