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点当冀东军区司令,被东北局要走干教育,后当军长过把打仗瘾

林心玩玩熊 2025-04-17 11:53:09

在新中国成立时的那些将军里,有好几位都搞过军事教育,比如说陈伯钧、王智涛、郭化若、莫文骅、孙毅等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开始并不是专门搞军事教育的,而是后来才转行过来的。要说谁在这个领域待得最久,那非陈伯钧莫属。不管是打仗的时候,还是和平时期,他一直都在培养军事人才。

陈伯钧那可是个老前辈了,在土地革命那会儿,他的职位可不低,做过红6军团的领头人。抗战一开始,他又成了120师下面的359旅旅长。但没多久,他就去了抗大,干起了训练部长和分校校长的活儿。虽说后来他又当上了385旅的副旅长,可那时候这支部队一直在陇东守着,没去前线打仗。

抗战打完了,他就带着385旅的一些干部,还有延安的干部往东北走。到了承德那儿,冀热辽中央分局的书记,还兼着冀热辽军区司令、政委的程子华,就把他给留下了。为啥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热河执行小组的代表到了,停战令也开始生效了。再一个就是,冀热辽军区正缺干部呢,他带来的这些人正好能补上。可他的目标是东北啊,但程子华已经把他和他的队伍都安排好了,让他当冀东军区的司令员,带来的那几百号干部也都给分派了任务。

陈伯钧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他拿不定主意是该走还是该留。按理说,他们应该前往东北,但冀东那边的局势太紧张了。敌人正对冀热辽地区发动猛烈的攻击,承德和热河都陷入了保卫战中,急需增强各方面的力量。于是,他们赶紧向东北局和东北军区反映了情况。东北局得知消息后,明确指示他们得前往东北。不过,虽然大部分留下的干部都已经被分配到了各个岗位,但陈伯钧他们这几个少数干部还是得去东北支援。

要是詹才芳选择留在冀东军区当司令,那政委的位置就得换他来坐。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冀热辽中央分局虽然已经提名了他,可他还没正式上任呢,就得急着赶去东北那边了。

到了东北那边,我被选去做了东北军政大学的教育负责人,后来又转去合江军区当了几个月的司令员。到了1947年年底,我就被调去东北野战军的高级干部训练队当队长了,主要负责培训师级和团级的指挥官。

当大队长这事儿是轮着来的,每个人管三个月。时间一到,就换洪学智上了。他呢,就被调到第1前方指挥所当副司令员,帮司令员萧劲光一块儿指挥部队,把长春给围起来。

平津大战结束后,军队重组成立了兵团,他接下了12兵团副司令和45军军长的重任,带着队伍一路往南,参加了衡宝战役。在衡宝战役里,45军的135师在上级的亲自调度下,成了这场大战的明星部队,这不仅是135师脸上有光,也让整个45军都倍感荣耀。

全国解放以后,他被从战斗部队中挑选出来,去新创办的南京军事学院工作,先是做了副院长,后来又代理了院长的职务。后来高等军事学院成立,他又在那里接连担任了副院长和院长等职务。

他资历挺深,职位也不低,可奇怪的是,一直没能当上中央委员或者候补委员。你想啊,1969年九大开会那会儿,大军区、军兵种、军事院校的正职领导都能选上委员,偏偏他就没能选上。

0 阅读:0

林心玩玩熊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