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一支笔胡乔木,做了哪些值得称道的工作

元菱聊国际 2023-02-09 02:01:06

1.胡乔木为《解放日报》写过很多社论。从1947年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解放日报》停刊后,新华社就成为兼具通讯社、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三项职能的中央新闻机构。1948年4月,党中央任命胡乔木担任新华社总编辑。

1949年8月,《人民日报》转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中央任命胡乔木担任报社社长。胡乔木这时同时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和人民日报社社长四个职务,工作十分繁忙。后不再兼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调范长江专任这一职务。

2.1951年左右,《人民日报》差错较为严重,据1951年8月份31天统计,发现见报的事实与政治性错误达26处,至于文字上的缺点就更多了。胡乔木1951年9月18日,到报社做了《为没有错误的报纸而奋斗》的报告。

3.1956年1月1日期,《人民日报》改为横排出版。

4.胡乔木参与起草八大政治报告。

5.1955年,胡乔木起草《中国共产党章程》。

6.1957年,胡乔木参与起草和修改《莫斯科宣言》。

7.1978年,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四篇重要讲话。这是伟大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杰出理论家的文采辞章的完美结合。这四篇讲话是:一、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二、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4月22日);三、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78年6月2日);四、向中国工会九大的祝词(1978年10月11日)。

8.1975年整顿,邓小平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地在6月中旬正式组建了一个重要机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他要胡乔木担任这个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主持工作。在1975年整顿中,国务院政研室作为邓小平的写作班子和参谋班子,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1975年6月后,整顿工作要进一步铺开和深入,势必要进入“四人帮”长期霸占的文艺、教育、科技、出版、理论等领域。而当时北京、上海的主要报刊都控制在“四人帮”手里,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正确主张在报刊上得不到反映,几乎没有舆论宣传。所以,无论是整顿的进一步开展,还是同“四人帮”的斗争,都迫切需要舆论宣传和思想理论工作的支持。也就是说,组建一个强有力的、能战斗的写作班子,组建一个能够领导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机构,要手里掌握一个能够为自己的主张做宣传、能够同“四人帮”唱对台戏的板子。

胡乔木被毛泽东再度启用,成为组建国务院政研室的一个契机。1974年国庆节,在毛泽东大量解放干部的形势推动下,胡乔木被通知出席国庆招待会。其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整理出版工作提到重要日程,而负责人之一康生已病入膏肓。这项工作,胡乔木是最佳人选。毛泽东指示,让胡乔木参加第五卷的编辑整理工作。

这样,趁整理编辑《毛选》之急需,成立政治研究室这样一个机构,由胡乔木等人做负责人,“四人帮”已经没有任何理由阻拦了。

9.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胡乔木是主要起草人之一。

10.1982年,与胡耀邦共同主持起草十二大文件,具体起草工作由胡乔木负责,邓力群协助。

11.两个《历史决议》。20世纪40年代中期,胡乔木参与了毛泽东领导和主持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的全过程;80年代初期,胡乔木作为《决议》起草小组的负责人,在邓小平领导和主持下,出色完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任务。

0 阅读:105

元菱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