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
每天一睁眼,关税就又创新高了!
34%…50%…104%…125%…145%…270%…

据《纽约时报》消息,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总计为145%,而不是之前外界误解的125%。

图源:《纽约时报》官网
一位白宫官员表示,特朗普总统曾于当地时间4月9日下午宣布的125%的关税仅指互惠关税水平,并未考虑特朗普此前因中国在芬太尼贸易中的角色在2月1日和3月4日分别对中国加征的10%的关税(2次累计为20%)。
根据财经网提供的最新数据,算上此前的232条款(25%)、301条款(25%~100%),美国对华关税总额将最高达到270%(25%+100%+145%)。

面对如此严峻的关税壁垒,中国轮胎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催生了行业的结构性变革和新的发展机遇。
一、关税壁垒下的出口困境
美国的高关税政策直接导致中国轮胎出口成本剧增,市场份额急剧萎缩。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轮胎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5年的25%降至不足3%。为规避关税,众多企业如中策、玲珑、森麒麟、双钱、赛轮、贵州、昊华、金宇、通用、双星、万力等纷纷选择转口贸易或海外产能布局,成功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地。


二、行业结构重塑:从价格竞争到技术驱动
面对关税压力,中国轮胎行业开始了从价格竞争向技术驱动的转型。中小型企业因成本压力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同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森麒麟推出的石墨烯轮胎、中策橡胶的EV专用胎等创新产品,都显示出行业在高端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的努力。

三、供应链安全与成本压力倒逼创新
为降低进口依赖,中国轮胎企业积极向上游延伸,布局天然橡胶资源。海南橡胶集团在东南亚布局天然胶园,赛轮轮胎则通过产业链组建,提升一体化率。此外,数字化与智能制造也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三角轮胎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双星集团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新兴市场开拓与全球布局
面对美国市场的关税壁垒,中国轮胎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巴西、中东等地区的轮胎出口占比显著提升。同时,企业通过RCEP协议降低东南亚原材料进口成本,进一步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五、长期影响与行业展望
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轮胎行业造成了短期冲击,但也加速了行业的结构性变革。通过产能全球化布局、技术高端化突破和供应链韧性提升,中国轮胎产业正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力”转型。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度利用将成为破局关键。

中美贸易争端下的中国轮胎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关税压力和市场变革,中国轮胎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优化布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场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轮胎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