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林彪多年的贴身随从,李文普在“九一三事件”中为何未随林彪登机?这一细节引发外界诸多猜测。李文普自1950年起担任林彪的警卫员,负责其日常起居与安全事务,可谓林彪身边最亲近的工作人员之一。然而,在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机出逃时,李文普却未随行。有分析认为,李文普可能事先并不知情,或是被刻意排除在计划之外。另一种可能是,李文普当时另有任务,或是被安排执行其他重要事务。此外,也不排除李文普本人对林彪的意图有所察觉,选择主动避开的可能性。这一谜团至今未有定论,成为“九一三事件”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李文普第一次见林彪】
李文普的老家在黑龙江林甸县,家里条件不好。抗战那会儿,他跟着家人搬到了富裕县,靠种地过日子。等到日本鬼子被打跑后,他们一家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李文普刚满20岁就加入了军队,被安排到四野警卫团服役。那时,这个团的团长是王璞,他后来升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李文普所在的三连,主要任务是保障谭政、陶铸等政治部领导的安全工作。
1954年,年仅26岁的李文普被调派至林彪的住所,负责警卫班的领导工作。那时,林彪的居所位于广州军区的一座旧式小楼内。
李文普刚到新环境,无意间惹恼了林彪的子女。有一天,林立果和林立衡无聊时玩火,小孩觉得有趣,没意识到潜在风险。李文普看到后,警告他们:“再胡闹,就把你们关起来!”
叶群得知此事后,立即向林彪报告。林彪对此表示,李文普作为工农出身干部,制止他们玩火是正确之举。而且,李文普并未真正实施禁闭措施。
两年后,李文普接到命令,被调离林彪的住所,转岗到国防部警卫处担任参谋。尽管如此,每当林彪的警卫班人手不足时,他还是会被临时抽调过去帮忙。
1964年,林彪的随行警卫在陪同他出行时,由于一时疏忽,忘了关上车窗。这个失误让一向对风极为敏感的林彪勃然大怒。
回来后,林彪特意叫李文普过来,表示:
"李文普不来,他今晚就坚决不睡。"
当天晚上,李文普立刻接手了那名“失责”警卫员的工作。
李文普从那时起便长期担任林彪的贴身随从,直到“九一三”事件爆发才结束这段工作经历。
【李文普与林彪的相处情况】
林办的员工来来去去,但李文普始终稳坐其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林彪认为我为人踏实勤奋,因此对我非常信赖。
在林彪身边干活,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李文普回忆,只要林彪或叶群一叫,他立马就得赶到,生怕出啥岔子。虽然累得够呛,但他只能硬撑着,连抱怨都不敢。那阵子,李文普瘦得特别快,体重直线往下掉。
李文普的悉心照料,林彪其实都记在心里。因此,每当医生和叶群无法说服林彪在生活起居上做出调整时,他们就会请李文普出面帮忙。
在平型关战斗中,林彪因身着缴获的日本军官大衣,被阎锡山的部队误伤,肺部中弹。后来在苏联接受治疗期间,由于医生用药不当,剂量过大,导致他出现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对风和水的敏感,以及频繁的腹泻等长期症状。
林彪在疗养期间,不听从医生的建议,固执地按照自己从古籍中找来的药方行事。医生开具的处方或安排的定期检查,他都显得极不情愿。每次只有李文普亲自出马,林彪才勉强同意。
有一次,医生建议林彪做个“钡餐造影”来检查他的肠胃问题,但林彪坚决不同意。叶群去劝他,结果被骂了一顿。没办法,叶群只好找李文普帮忙。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林彪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早上,林彪刚起来,李文普就拿着准备好的钡餐,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去。这次检查结果挺不错,确认了他的胃没啥毛病。
尽管林彪身体状况不佳,时常需要休养,但他仍会不定期前往部分城市。无论林彪前往上海、大连还是广州,李文普始终伴随其左右。
林彪常在街上逛书摊,看到中意的书籍就会购买,李文普则负责跟在后面付钱。回到住处后,林彪会把书中有价值的名言警句用笔标注出来,方便在开会时引用。
【李文普为何没上专机】
在九届二中全会结束后,李文普陪同情绪低落的林彪前往北戴河。到了9月11日,叶群试探性地向李文普提出了前往广州的想法。
李文普随口问道,广州现在这么热,过去有啥事?
叶群的话戛然而止。
9月13日早上,李文普接到林彪的通知,计划前往大连。林彪过去常在大连的棒槌岛宾馆进行休养。
考虑到林彪对水的恐惧,当地政府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处远离海岸的住所。他们选择了一栋曾经属于大连市副市长的两层别墅,经过改造后,作为林彪在大连期间的临时居所。这一安排既避开了海边的环境,又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李文普照常联系了大连市方面,叮嘱他们做好迎宾准备,并转达了林彪对住宿的具体需求。
通话结束后,李文普开始整理林彪旅行所需的物品。
午后,李文普从林立衡口中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林立果计划对毛主席不利,并且他们打算前往广州。林立衡要求李文普设法阻止林彪登上专机。
李文普曾听叶群提到过要去广州的事,所以当他听到林立衡的说法时,第一反应就是她在和叶群闹别扭,毕竟两人关系一直不怎么样。
傍晚时分,林彪和家人一起拍了张全家福,女儿和女婿都在场。当时他没提离开的事。到了晚上,林立果从北京赶回了北戴河。
随后,林彪、叶群和林立果在同一个房间内进行了秘密讨论。
林立衡对弟弟林立果的举动心存疑虑,特意叮嘱李文普提高警觉。随后,她将这一重要情报传达给了8341部队。
由于突发情况,原定前往广州的计划不得不临时调整,同时需要加快实施进度。
临近晚上十点,叶群对内务人员张恒昌交代,次日清晨六点启程前往大连。据李文普事后回忆,叶群此举实为掩人耳目的假象。
深夜十一点左右,叶群让李文普到林彪的房间。李文普进去后,林彪直接告诉他,马上收拾东西,立刻出发。
没过多久,杨振刚驾驶着车辆抵达。李文普是最后一个登车的,他选择了司机旁边的座位,而林立果则坐在他身后。
车子启动后,叶群向林彪提到,李文普和杨师傅对领导有着深厚的忠诚。李文普没有回应。行驶一段距离后,林彪突然询问,伊尔库兹克有多远,飞行需要多长时间。林立果回答说,距离不远,很快就能抵达。
此刻,李文普猛然醒悟,意识到目的地并非大连。联想到林立衡之前的提醒,他果断决定立即下车。
李文普表示,他坚决不当叛徒。说完,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呼救,喊着“快来人!”
林立果迅速向李文普射击,子弹划过他的胸口,擦过左臂,所幸未击中重要部位。随后,李文普在军区疗养院接受治疗,伤势逐渐恢复。
在医生询问受伤原因时,李文普没有提及林彪父子,只是简单解释为“枪支意外走火”。
【李文普后来怎么样了】
在“林彪事件”发生后,林立衡和她的配偶被中央安排到玉泉山,负责撰写回忆录和揭露事实的文件。与此同时,李文普被送往北京亚洲青年疗养院进行审查。
李文普表示,他到达现场后,如实陈述了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他事先了解到林彪等人计划从北戴河逃离,但并未像林立衡那样向中央汇报。因此,李文普被认定为"参与阴谋活动,犯下重大政治错误的干部"。
1975年5月,李文普结束审查后,被调到安徽太平县担任武装部副部长。
三年后,李文普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山西吕梁方山县的石棉矿,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六年,期间长期接触粉尘,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1984年,李文普结束工作,回到北京与家人团聚。当时,他离法定退休年龄还差四年,因此他的福利待遇,包括医疗和供给,仍由山西的原单位管理。
作为林彪的贴身保镖,李文普在"九一三"事件中成功逃脱。但关于他受伤的原因,究竟是林立果开的枪,还是他自己故意弄的,这个问题一直没搞清楚。当时情况很乱,没人能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李文普自己也没说清楚,让这件事成了个谜。现在来看,这事挺奇怪的,一个贴身保镖怎么会在那种情况下受伤,又怎么跑掉的,都让人想不明白。
根据中央在1971年发布的57号文件和1972年发布的4号文件,明确记载了林彪曾对其长期陪伴的警卫人员造成伤害。这些文件详细记录了相关事件,证实了林彪对身边工作人员采取了暴力行为。官方档案提供了确凿证据,表明林彪在其任职期间存在伤害下属的事实。两份文件相互印证,一致反映了林彪对待警卫人员的过激举动。这些历史记录为研究林彪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展现了其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