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时弹出“这一行字”,千万别输付款密码,有不少人已中招

夏有乔木嘛 2022-07-17 00:56:34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比现金更省事,比银行卡更便捷的全新支付方式,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用户只要完成身份认证及绑定,几乎生活中所有的交易行为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

购物时输入密码,甚至只需要刷脸就可以付款了,这帮我们规避了许多诸如假币,扒手等风险。可移动支付就是绝对安全的吗?是否存在什么潜在风险?

一、从社交软件到电子钱包

2011年,微信进入大众视野。根据2021年腾讯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微信的活跃账户已达12.6亿,俨然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也成为大多数人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

2013年,微信推出支付功能。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移动支付的普及,微信除了作为社交软件的用途之外,也充当着支付工具这一重要角色。

人们常在微信上与好友家人沟通交流,通过发红包及转账的方式以表心意,或是在微信店铺中购买商品等等。不需要切换软件,就可以同时完成交流与交易,这也是很多人习惯于微信支付的原因之一。微信官方不仅有着为用户构建良好社交平台的重要责任,同时更要尽全力守护好用户们的“钱袋子”。

近些年基于微信支付的骗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为降低支付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微信官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用户敲警钟,让骗子现原形。

二、不可忽视的风险提示

在进行微信转账时可能有的人会发现,微信界面会跳出一个弹窗,提醒此次交易可能存在风险请谨慎判断。有时,微信官方会直接暂缓本次转账,弹出提示框后15分钟用户才能继续转账。

如果你在转账过程中收到这样的弹窗,千万要提高警惕,这是系统在给你提醒呢!因为对方很有可能是骗子或是被用户多次举报,他的微信账户已经被后台标记了风险等级,上了系统的黑名单。

微商,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一定程度上,微商满足了部分人的购物需求,但许多人购买微商的商品时,往往会采取直接转账的方式,这样钱就相当于直接进入了对方的账户,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

骗子们利用微商不需身份证明,也无需缴纳保证金就可以卖货的特点,用极低的商品价格吸引顾客上钩,在收到转账后却将其直接删除。因为缺乏信息难以追踪,消费者往往只能独自承担人财两空的后果。

若发现类似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向官方举报投诉的办法。微信团队在落实情况后,便会将这类微信账号后台标记为风险账户,并根据情况采取风险定级或是查封账号等手段,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在交易过程中,系统一旦检测到收款账户异常,微信就会立刻提醒用户此次交易存在风险。如果收款方风险程度较高,微信会对此次交易进行拦截和保护,设置15分钟的“交易冷静期”来提醒用户注意资金安全。

不过,不是所有弹出风险提示的账户都是存在违规行为的。如果一个账号近期有资金交易频繁、IP地址存在变化、单日添加好友过多,或是转账金额过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弹出风险提示框。

三、面对风险提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在微信上进行转账交易时,如果系统界面弹出了风险提醒,一定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冲动转账。

发生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暂停转账,并向对方核实身份信息。如果对方是亲人朋友,建议先通过电话等方式确认真实身份后,再进行转账。如果对方是陌生人,最好不要继续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尽管微信团队为保障用户权益,搭建了强大的网络监管系统,但面对“与时俱进”的诈骗手段时,也难免有疏漏。因此微信的风险提示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防诈骗意识。

结语

移动支付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却也让许多不法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在进行资金交易时,需要注意平台弹出的风险提示,对于陌生人要做到“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

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此类“风险提示”呢?是否有什么识别网络骗术的小技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谈谈你的看法。喜欢我们的文章的,麻烦动动手指点个关注哦!

0 阅读:33

夏有乔木嘛

简介:夏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