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上位后,未参与夺嫡的胤礼、胤禄、胤禑这三兄弟的结局如何?

晗宇说历史 2024-01-28 15:16:03

康熙儿子很多,个个都非常优秀,但皇位只有一个,所以一场纷纷扰扰的夺嫡之争终于一锤定音,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

除了胤禛这个佼佼者,康熙还有三个很有特点的儿子,由于他们年龄小,所以并未参与夺嫡之争。

不过,虽说这三位是没有参与夺嫡,但他们都很有特点,其中有两个还是“隐形”的支持者。他们究竟是谁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谈康熙这三个儿子。

有结党嫌疑的十七阿哥

十七阿哥胤礼,大家对康熙这个皇子并不陌生,在《雍正王朝》中十七阿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是在他《甄嬛传》中却狠狠的露了一把脸,而且还绿了哥哥,这个剧情有点狗血。

那么,历史上的胤礼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十七阿哥比哥哥们小很多,他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母亲为纯裕勤妃陈佳氏。

陈佳氏温婉,睿智,是满洲镶黄旗人,是一位二等侍卫的女儿。她懂得后宫生存之道,所以十七阿哥受母亲影响,一直默默无闻,如履薄冰。不过,康熙特别喜爱胤礼。

然而,夺嫡之争本就没有胤礼啥事的,但他差点就被雍正当成疑似八爷党来清算。为何呢?

原来十七阿哥与八爷党的核心人物阿灵阿有关联,他是阿灵阿的女婿,这个关系放那,难免会被当成同党。

而且十七阿哥还有一件在行为上有嫌疑,什么事?就是雍正上位当夜,十七阿哥得知四哥继承大统,面色紧张,而且也没有去宫中接驾。

十七阿哥这个举动让雍正对他产生了怀疑,雍正一想不对劲,就想干脆把十七阿哥扔去景陵守墓省事。

好在,十七阿哥与十三阿哥走得比较近,十三阿哥胤祥知道后,在雍正那里美言几句,说:老十七年纪小,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一听换君主,难免有点慌神,四哥,十七弟心地善良,不会有什么歪想法的。

听见十三阿哥这么一说,雍正也安心了,于是给十七阿哥不断加封,先是封为果郡王,后又让他镶蓝旗汉军都统。不久又加管了镶红旗满洲都统。

不过,十七阿哥的身体也是不行,三十多岁就一副病秧子了,跟十三阿哥一样,都是操劳成疾。

虽说他和十三阿哥都深受皇恩,但与十三阿哥胤祥一样,都在不惑之年病逝了。

雍正生前,对胤礼很重视,临终前,还嘱咐乾隆务必要善待十七叔呢。

等到乾隆继位后,确实对他的这个叔叔关照有加,批准在家中办公,如果要汇报工作,还赐软轿他上下朝。

可是,即便这样,十七阿哥的身体也是每天况下,最后也只撑到乾隆三年,年仅42岁的他就病逝了。

乾隆对这位年纪轻轻就病逝叔叔,很是痛心,所以葬礼交由十二阿哥来主持操办的。

总得来说,雍正和乾隆父子对十七阿哥都不错,十七阿哥能有另一种人生,正是凭着十三阿哥的一句话!

隐形支持者的十六阿哥胤禄

十六阿哥生母是密嫔王氏,因为美貌出众被康熙从宫外带回,深得康熙的喜爱。

王氏进宫后,接连为康熙生三个儿子,第一个是十五阿哥胤禑,第二个是十六阿哥胤禄,第三个是十八阿哥胤祄。而且生下三个儿子仅用八年时间,可见,康熙对她的宠爱了。

不过当时满汉之分影响很大,就算王氏深得康熙喜爱,由于汉人身份晋升空间有限,加上出身低微,没有家族背景,所以虽为康熙生下三个儿子,但整整用17年才被封为密嫔。

别看胤禄母亲身份低微,十六阿哥却凭借着自己能力刷满了雍正乾隆朝的存在感。

从年龄上,他比十五阿哥小,更不可能有夺嫡的机会。从身份上,他和十五阿哥一样,都没有占夺嫡优势。

所以,十六阿哥从一开始,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和哥哥们较量、争取皇位。所以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而且他的数理和音律很有天分。

虽说他没有参与夺嫡,但是他可能是一个潜在四哥中的支持者。

为何这么说呢?

在《雍正王朝》历史剧中,我们都知道,雍正安排的是十七阿哥负责勤王护驾,而十六阿哥却是在大殿为势单力薄的四哥胤禛仗义执言。

这只是影视剧的剧情,历史上雍正继位当夜,雍正除了让隆科多和十三阿哥做好安防工作在,还让十六阿哥负责宫廷的守备工作。

如此看来,雍正十分信任的弟弟,所以他有可能是雍正隐形的支持者。

而且,雍正继位后,由于博果铎后继无人,雍正直接让十六阿哥袭承了庄亲王博果铎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爵位。还让他负责内务府和宗人府事务。

你看,十六阿哥母亲王氏是汉人,娘家又没有啥实力,他要不是雍正的支持者,他凭什么直接戴上铁帽子王,要知道,雍正朝除了铁杆十三阿哥有这样待遇,就数十六阿哥了。

如此看来,十六阿哥极有可能早就是就是老四的隐形支持者了。

所以四哥登基后,他和十三阿哥分工明确。他接手了内务府和宗人府。十三阿哥负责朝堂的外部业务。

不过,十三阿哥在雍正八年操劳成疾而病逝了,这让雍正伤心不已,这么一个铁杆弟弟说走就走了,雍正越想越吃不下饭,于是一病不起。

所以十三阿哥的丧礼重任就落在十六阿哥身上,不过在他主持完葬礼的第八天,他突然上奏,弹劾三阿哥诚亲王胤祉。

说三哥不光在十三阿哥葬礼上迟到,还表现出没有半点伤心之情,于是,十六阿哥便给三阿哥定罪。

看看十六阿哥给三哥定的啥罪,按理说事件的导火索,无非就是违反了丧礼的规制,可十六阿哥却要给这个哥哥扣上各种相当无厘头罪责。

其实,十六阿哥是聪明人,他知道雍正早就对这个哥哥不满了,所以这罪定轻了,四哥雍正心里肯定不解恨。所以他直接给三哥定个不敬之罪,说他不关心四哥熬夜辛苦工作,东拉西扯,给三阿哥凑出了10条大罪。

接着,又提议让雍正削去三哥的和硕亲王爵位,革去宗室,然后按正法砍头。好家伙,他要让雍正杀这个哥哥。要是在康熙朝,十六阿哥下场可能就得跟大阿哥胤禔那样了。

于是,雍正将三阿哥革爵,并软禁。

雍正临终前,除了让十六阿哥当辅佐大臣,还特意嘱咐弘历要好好对十六叔,还说要是以后十六叔办事出了问题,那只是事务繁多,责任心不足,绝不会有心犯大过错!

后来,可能是老爹遗诏原因,乾隆虽对十六叔敲打好几次,但都没有大的处罚。

不过十六阿哥活得也通透,早早就向乾隆辞掉了辅政大臣的职务,全身心研究他的才艺去了。如此一来,侄子乾隆开心了,自己也舒心了。

后来十六阿哥越来越深得侄子乾隆的信任,有事出巡,都会安排他总揽事务。

如此看来,十六阿哥不管是在四哥那里还是在侄子这里,他的地位都不低。

就这样,十六阿哥顶着自己的铁帽子,活到了乾隆三十二年,享年73岁。之后,他的孙子永瑺成了新一代的庄亲王。

要说十六阿哥的一辈子,活得岁数长又有质量,而且娶了10个老婆,生了19个孩子,10男9女,也算是儿女满堂了。最关键的是,他还为子孙赚一顶世代承袭铁帽子。

什么叫人生赢家?大概就是十六阿哥这样的了。

没有存在感的十五阿哥胤禑

十五阿哥胤禑与十六阿哥胤禄同胞,是康熙从宫外带回来的汉女王氏。

前面也说了,王氏出身低微,虽深得康熙宠爱,但清朝是一个“子以母贵,母凭子贵”的朝代,母亲身份低微,孩子身份自然也不高。

王氏虽生下三个儿子,不管从年纪方面,还是出身方面考虑,她的孩子都不可能有机会参与夺嫡。

她的三个孩子,除了十八阿哥长不到八岁就早夭了之外,剩下的两个虽一母同胞,人生却完全不一样。十六阿哥凭借着自身的能力闯一片天。倒是这个哥哥十五阿哥平平无奇,而且还是一个懒惰的阿哥。

十五阿哥胤禑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他是一个懒动脑懒做事的人,所以,他是全程完全没有参与夺嫡的阿哥。

首先他在年龄上,比夺嫡里的十四阿哥胤禵要小好几岁,比大哥胤禔和二阿哥胤礽小更多,年龄差至少要十多岁。所以这种年龄上的差距,先天就决定了他其实是不可能参与夺嫡的。

而且十五阿哥除了懒惰,先天更不具备夺嫡优势,因为能力上比不上其他兄弟,年龄又小,没有什么功劳。所以兄弟当中,是一个最没有存在感的人。

雍正元年,比他年小的十六阿哥已经被袭封庄亲王,可十五阿哥当哥哥的却什么爵位都没捞到。可见,他是多么的平庸了。

不过雍正对他这个弟弟也不赖,在雍正四年,给他封上了贝勒,而且考虑到他比较懒,便派了个轻松活给他干,就是派他去守景陵。

要说十五阿哥这一辈最高光的任务,那就是为康熙守景陵。后来,雍正觉得他这个弟弟挺安分守己的,心一横,又给他一个愉郡王当当。

可惜,懒惰的十五阿哥胤禑,身体状况也不行,不到四十岁就病逝。作为皇子也好,弟弟也好,他却是一个特别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人。这就是十五阿哥的人生!

写到最后

康熙的儿子们,个个都优秀,各有各的特点。可惜,皇位只有一个,成者王败者寇,总有那么一些顺从父亲康熙的意愿当“攘外安内”的阿哥,与新君共同创造一个安定的王朝。十七阿哥和十六阿哥虽不像十三阿哥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如果没有他们默默的支持,雍正做起事来可能没有那么顺利。所以他们在雍正朝的存在可想而知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