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此次抽检涉及29大类食品903批次,共有42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率达4.65%。

这当中就包括了2批次茶叶有问题,其一是武夷山某茶叶公司生产、销售的金骏眉中被检出添加了色素柠檬黄,这已经不是金骏眉第一次因添加色素翻车了。
其二则是涉及了农兽药残留问题,福建某茶业公司销售的碧螺春被检出农药水胺硫磷超标0.64,这两批次茶叶产品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先来说说茶叶添加色素的问题,柠檬黄为水溶性合成色素,呈鲜艳的嫩黄色,基本无毒,适量的柠檬黄可安全着色于食品、药品、饮料、烟草、饲料、化妆品、羊毛、蚕丝等。
对此,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针对不同类型食品的柠檬黄用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0.05g/kg~0.5g/kg不等)。
按规定限量添加柠檬黄不违法,反之,若食品添加的柠檬黄含量超标则属于违法行为。柠檬黄虽无毒,人过量摄入柠檬黄可能引起腹泻、偏头痛、哮喘、视觉模糊、发痒等过敏症状。

而茶叶作为一种以茶鲜叶为原料、按特定工艺制成的健康饮品,不在允许添加柠檬黄的食品范围之内,反而是不得相关添加剂的食品名单中,茶叶赫然在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中,也严格要求茶叶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如此,为何频频有不良茶企顶风作案、在金骏眉中添加柠檬黄呢?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节选
答案很简单,柠檬黄颜色鲜艳、性质稳定,可以为金骏眉增添明亮的黄色调,改善干茶外观色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冒充的金骏眉让人防不胜防。
再来聊聊茶叶农残,很多人一谈到这个问题就色变,但在现代农业产业中,合理使用农药是必然的。一般来说,茶树为防治和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而适当使用农药无可厚非。

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也无可避免地存在些许农药残留,不过“农药残留≠农残超标”,农药残留超出国家限定标准的茶叶才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上述企业对检出农药残留超标的批次碧螺春产品真实性提出异议,最终经属地市场监督部门核实为假冒产品,对于农残超标的茶叶,普通人辨别的难度更高。

众所周知,基于正山小种传统工艺创新而来的金骏眉是公认的“红茶贵族”,“吓煞人香”的碧螺春也是绿茶界鼎鼎有名的“尖子生”,备受一众茶客的青睐。
但茶红是非多,市面上造假的劣质金骏眉、碧螺春层出不穷,学会如何辨别至关重要!
一、如何辨别添加柠檬黄的金骏眉?
1.色泽差异
在揉捻、发酵阶段加入柠檬黄色素制作出来的金骏眉,干茶大多通体金黄,看上去一眼假!即便添加的柠檬黄较少、呈现黑多黄少的表象,也可能夹杂着完全金黄的条索。

不仅如此,色素造假的金骏眉冲泡出来的茶汤静置后也明显浑浊、不够通透;而正宗金骏眉干茶金、黄、黑三色相间,且以黑色为主,呈现“三分黄七分黑”的特征。

整体来看,正宗金骏眉干茶色泽鲜活、油润、饱满,且往往带有金色毫尖。冲泡后茶汤不似大部分红茶的“红汤”,而是呈现清澈透亮的金黄色,且金圈明显、汤色稳定。
2.辨别异味
正宗的金骏眉干茶是一种自然素雅的蜜香,细嗅带有花果香;茶汤则为花果蜜综合香型,入口甘甜爽滑、水中带甜、甜中又带着香,滋味醇厚。

而添加了柠檬黄的造假金骏眉干嚼带有咸味,若是还加了糖炒闻起来往往带有劣质焦糖香、火工香,冲泡后的茶汤滋味多淡薄、涩口,品饮体验较差。
3.是否掉色
色素造假的金骏眉用沾了水的手去揉搓后,手上往往会残留有黄色或粉剂样;久泡后的叶底也会掉色,色泽也不够明亮,活性不够易捏烂。

而正宗的金骏眉,无论是湿手触摸、还是冲泡后都不会掉色,久泡后的叶底呈现明亮的古铜色,芽叶肥壮、匀称,捏起来条索也富有弹性。
二、农残超标的碧螺春有啥特点?
农残超标的碧螺春干茶表面可能带有明显斑点,叶底也会出现焦灼、变色等现象,而没有受农残污染或农残合规的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满披白毫,银绿隐翠。
品饮起来也存在明显差异,正常碧螺春闻起来清新自然、独特花果香馥郁、持久,茶汤入口顺滑、花香果味浓,滋味鲜爽、回甘生津。

而农残污染严重的劣质碧螺春闻起来香气滞钝,且带有刺鼻、腐臭的异味。冲泡后茶汤苦涩感明显,茶香味不足,喝起来麻嘴、难以入口。
再过没多久春茶就要大量上市了,选购碧螺春还要警惕铅铬绿染色翻新的陈年碧螺春,长期饮用含有铅铬绿的茶水有损人体胃肠道、造血器官、肝脏、肾脏等的健康。

辨别染色碧螺春,除了可以参照上述柠檬黄染色的金骏眉观察是否会变色,还有一个细节是观察茶渍的色泽,若呈现不自然的草绿、浅绿、墨绿等,则是染色翻新的碧落春无疑!
正常碧螺春冲泡后留下来的一般是浅黄、深黄、橘黄等偏黄褐色的茶渍!这一招同样适用于市面上绝大多数染色翻新的绿茶种类。
说了这么多,相信茶友们对于金骏眉、碧螺春茶的辨别都有数了吧?大家还知道哪些茶叶造假方式或辨假妙招?欢迎评论区一起分享避雷~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第2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