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中考分流,表面看是比拼成绩,实际上是比拼学习习惯

爱读书的家长 2025-04-19 17:18:27

初中生的家长最辛苦,孩子初中学习三年之后,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次分层考试,家长普遍比较焦虑。

很多家长从孩子上初一起,就感到压力巨大,监督孩子写作业、背单词,还要给孩子找好的补习班,总怕孩子要是在成绩上比拼不过别的同学,就有可能最终会被中考所分流。

如果我们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分析中考分流这件事,其实会发现中考表面看是比拼成绩,但实际上比拼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

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再焦虑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孩子本身,只有孩子想学习、爱学习、有好的学习习惯,中考才能有好的成绩。

所以,家长要少做一些没有意义的焦虑,而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起一整套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所学的那些知识根本就用不到所谓的天赋,因为知识简单,任何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只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可以学得很好。

预习、复习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好习惯

初中老师讲课的进度并不是很快,预习可以提前一天做,或者周末把下一周要学习的预习了也可以。

提前预习可以知道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哪里是重点,带着问题去听讲可以有更高的效率,并且学习会更加的透彻,这对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有极大的好处。

复习,可以每天在写作业前进行,然后每周、每月再集中复习一次,这样做可以温故而知新,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的牢固。

改错也是学习知识的一个好习惯

虽然大部分的同学都有错题本,也知道要改错,但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把正确答案一抄就算是完成改错的任务了。

但改错并不是所谓的任务,而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要把改错上升到极其重要的程度。

正确的改错应该是这样的,请看《初高中学习要好,改错题必不可少,但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的改错方法》。

认真听讲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好的初中学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课很认真,他们会专注地听老师讲课,而一般学生就做不到专注。

以上这三点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可以先做好一点,然后在成绩上升的情况下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孩子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考自然而然会有一个好的成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