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是“海空卫士”王伟的忌日,王伟烈士为国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24年。
24年前的这一天,王伟驾驶战机在南海上空与美军侦察机相撞,为国捐躯,年仅33岁 。
时光飞逝,但王伟的英雄事迹和他留下的那句“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的遗言,依然让无数国人热泪盈眶。
而王伟的家人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延续着王伟的精神,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爱国情怀......
——【·碧海长空铸忠魂·】——
2001年4月1日,本该是风和日丽的一天,可是那天,一架美国EP-3侦察机竟然擅自闯入到了中国南海领空。
王伟奉命驾驶歼-8Ⅱ战机升空驱离,谁知道,美机竟然违反飞行规则,与王伟的战机发生碰撞。
王伟的战机受损严重,在跳伞前,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这里是81192,我已无法返航,请你们继续前进。”
说完,他的战机就直直坠入大海,王伟的战友赵宇目睹了这一切,心急如焚。
他立即报告情况,并在附近盘旋寻找王伟的踪迹,地面立即展开了大规模搜救行动,海军舰艇、直升机紧急出动,在事发海域进行地毯式搜索。
然而,14个昼夜过去了,十余万人次的不间断搜寻,大海始终没有给出答案。
王伟,这位年仅33岁的空军英雄,永远地留在了南海的怀抱中。
4月17日,海军在大海中为王伟举行了海祭仪式,这个场面,光是想象就让人心酸。
王伟牺牲后,他的妻子阮国琴和儿子王子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尤其是阮国琴,她才30岁,儿子也才6岁。
他们之后的生活都是个问题,但她没有被悲伤彻底打倒,而是以一种令人敬佩的方式,延续着王伟的精神血脉。
——【·遗孀的钢铁柔情·】——
2001年7月,也就是王伟牺牲后三个月,阮国琴通过特招考试加入了海军。
原来阮国琴以前在地方企业当会计,这次入伍后也是做财务工作。
更厉害的是,她一入伍就被授予了少校军衔,和王伟生前的军衔一样高。
接下来的20多年里,阮国琴简直就是开挂模式,她不仅把财务工作做得很好,还积极帮助其他军人家属。
就这样,她一步步晋升,最后竟然成为了海军上校,并且她还获得了三等功和海军先进个人的称号。
但是,阮国琴最让人感动的不是她的军衔,而是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国家的热爱。
在王伟去世的24年 间,她将王伟生前写的2000多封信整理了出来,其中,《致妻子的绝笔信》被编入全军爱国主义教材,成为激励无数军人的精神力量。
通过整理这些家书,阮国琴让更多人了解到王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精神魅力。
每年清明节,阮国琴还会去南海祭奠丈夫,还会带上王伟最喜欢的茉莉花茶,和他“隔空对饮”。
退休后,阮国琴还成立了“关爱烈属基金会”,组织了一个叫“薪火”的红色宣讲团,全国各地到处跑,给那些烈士家属提供生活帮助。
2025年1月,她还跑到武汉去调研退役军人的情况,阮国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为丈夫王伟赢得了荣誉。
而阮国琴和王伟的儿子王子同样十分优秀。
——【·儿子成为海军军官·】——
王伟和阮国琴的儿子王子,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对父亲的英雄事迹铭记于心。
2013年,18岁的王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海军工程大学他带着父亲手绘的航母草图,踏上了军旅生涯。
在大学期间,王子发起成立了“81192橄榄球队”。他希望通过这个球队,将父亲的精神融入到体育竞技中。
在球场上,队员们以“81192”为精神支柱,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王子的学业成绩同样出色,他的硕士论文《南海空域声纹识别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研究过程中,他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挑战,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他成功研发出了南海空域声纹识别系统,为我国的海空防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这个编号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的象征,他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枚弹壳婚戒,里面封存着王伟全部的飞行数据。
作为北大硕士毕业的新型海军军官,王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在海军部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研发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提高了舰载机夜间起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在南海,渔民们自发地在一些岛礁上立碑祭奠,每逢清明,他们会带上祭品,驾船来到碑前,举行简单而庄重的祭祀仪式。
这些年轻的士兵们,用自己的行动向王伟烈士致敬,向祖国和人民宣誓,他们将继承王伟烈士的遗志,守护好祖国的海空。
烈士陵园里永不凋零的鲜花见证着:英雄从未远去,他们的精神化作北斗卫星的璀璨星光,指引着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
阮国琴和儿子王子用生命书写的坚守,正成为新时代最动人的精神图腾。
王伟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