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刷到了一本民国时期的时尚杂志,赫然写着一个标题:“怎样玩玩男子。”原来,这是在1931 年发刊的“女性时尚杂志”《玲珑》。它也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杂志。在战乱年间,这本聚焦女性时尚、男女情感、家庭生活的杂志,不仅是当时所有中国女性的“《Vogue》”,更是促进了无数人的女性意识觉醒。像《怎样玩玩男人》一样,把女性需求放在公共空间讨论的操作,如今看虽是平常,但那是 100 年前...
怎样形容《玲珑》呢?在 90 年前,它就是民国版的《Vogue》。
24 岁的张爱铃,曾经在她的《谈女人》里这样写到:
“一九三零年间女学生们人手一册的《玲珑》杂志,就是一面传授影星美容秘诀,一面教美了容的女子怎样严密防范男子的进攻,因为男子都是心存不良的,谈恋爱固然危险,便结婚也危险,因为结婚是恋爱的坟墓。”这本民国的老杂志,由 1931 年 3 月 18 日在上海创刊,1937 年抗战爆发后停刊,总共发行了 298 期。这本杂志的创新,不胜枚举:首先是规格,采用最新的口袋大小设计,方便随身携带:放到现在,它就是《Vogue》的小红书版;
然后是封面,和现在的时尚大刊一样,用很多电影明星,知识分子作封面:当时著名影星胡蝶、阮玲玉、周璇、黎莉莉等都做过《玲珑》的封面女郎...
但最特别的是,《玲珑》还特别鼓励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女子将其个人照片寄给杂志公开刊登,与杂志所有读者一起分享她们的生活。
至于创刊的人物,可谓是全明星班底。创刊人是中国摄影先驱林泽苍,他在创办《玲珑》之前,就负责主编过《摄影画报》、《电声》两份刊物;而给《玲珑》担任美术编辑的,是著名画家叶浅予和漫画家黄士英。
此后,“增进妇女优美生活,提倡社会高尚娱乐”这句创刊宗旨,真的是嵌进了杂志的 DNA。做妇女的喉舌一本杂志受欢迎,本质是内容好,《玲珑》的主编陈珍玲,是一位受惠于新式教育而成长起来的现代女性,由她把关的内容,先锋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而至于如今仍然在讲的“大方谈X”,《玲珑》更是早早就做好示范了:
有一位读者来信写:“我是一位 25 岁的女子,我立志要抱独身主义,但是时常感到X的烦恼,X的冲动,我想将来年纪大了一定更甚。现在我已常常头痛心跳...”;
而杂志则仔细写信回复,建议她做洗浴,运动和读书娱乐,用脑筋去创作。或是研究烹饪。或是写点故事 —— 有了兴趣。就会快乐。
至于“教你玩男人”,实际上讲的也是正视两性关系和婚育观念的问题:在文首的《怎样玩玩男子》一文里,编辑写到:姊妹们,我们常常可以听见女子是男子的玩物这一句话。这是多么侮辱我们呵!现在我们需要把这句话打倒。我们要把男子作为女子底(的)玩物。现在,我却有几条玩弄男子的方法写在下面以供姊妹们参考👇
比如 1936 年刊登的《这时代需要哪一种女性》,放在最前的不是三从四德,而是“有能力,有思想”
另外一个有趣的专栏,则是“玲珑信箱“,这是编辑们为读者解答疑惑的互动平台,而内容也比其他同类杂志更加前卫先锋、尺度也更为开放:比如“失去了处女膜,在新婚那晚怎样呢?”还有“何法证‘处男’”之类的两性问题。
在这一期的“玲珑信箱”栏目中,读者何英女士来信:“我如一只飘打在黑夜惊涛上的扁舟,怎样应付暴风雨的时局?”
她说看见华北地区战火纷飞,而只羡慕偏安一隅的修女。《玲珑》则回复道,枪炮未必打不穿教堂的墙?会有神来保护你吗?除了投身现实、改造现实、推动现实,别无他法。也就在此时《玲珑》因战火停刊,结束了其近 7 年的杂志生涯。
但《玲珑》的精神,放到今天来看,惊讶发现它并没有成为陈词滥调。如今的“身材焦虑”,在《玲珑》杂志里早已强调过。1933 年,《玲珑》曾经就女子健康问题做过论述,国内除却营养卫生条件等客观影响,传统观念又崇尚病态美,女子难有体育机会:而杂志上的大篇幅全国各地体育选手特写,则让当时的人感受到健康之美...
而常有男人说“女人有本事去改变环境”,他们想不到,90 年前的女人们早就想过了。战时她们深知自己同男人们一样,肩负多种责任。还号召同胞一起抵制日货,“我们的购买力比男子强”。
再看如今,明星们有了更大的版面,杂志的呈现形式从线上到了线下,而看最近被吐槽像草台班子的 Vogue 盛典,联想起最近已经全然为粉丝经济服务的杂志封面……不由感叹《玲珑》真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后人的传承,还任重道远。
只有知识贫乏见识少的人才会认为所有百多年前的人封建愚昧。
冷知识:100年前的电动汽车占比达到过38%,纽约出租车一度90%都是电动的。可惜后来福特燃油车淘汰了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