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惧集·商圈篇》:人群散去之后的冰凉

大口吃肉君 2025-03-11 19:49:17

商圈这个词,第一个想起来的应该是夜晚,灯红酒绿,大片的霓虹闪耀,街上行人错落但不太拥挤,道路不能太宽才有利于人气聚集,但又不能太窄才方便人群穿梭,商铺林立,眼光所到之处都充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所谓成行成市,一开始可能是一家店,然后生意火爆,火爆到大排长龙,于是又会有同行的店去开在它旁边,能将它溢出的客流分一部分过去,也许也就够它们的盈利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行当的聚集,而当一个行当之后又多一个行当,慢慢地就会形成了所谓的市,这可能就是所有商圈最初的由来吧。

《木兰辞》里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当然不否认它也许只是为了诗词的对仗工整,后来才知道古代中国的市场常按商品类别分区管理——马匹需开阔场地,可能集中在东市;鞍鞯属皮具,西市可能有皮匠作坊聚集;辔头涉及金属配件,南市或为五金匠人区域;长鞭需皮革与编织工艺,北市可能集中手工业者。至现代,我们读这首诗总不免会想,为什么花木兰不在一个地方把所有的东西都买齐呢,难道那时候就没有一个综合市场有所有的东西可以一站式购买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大型的综合市场的存在,那里面,应该什么都有,而这就是所有商圈形成的由来,古代为了方便行政管理将种个行当分开,而现代为了方便采买而把所有的行当都规划到一处。

新都市传说,怎么可能缺少商圈里的传说呢。它占据了现代人们大部分的休闲时间,购物采买,娱乐活动,吃喝玩乐可谓是样样齐全,当所有的行当都聚集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人们想要去消遣,其实就只剩下那个地方了,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每一个现代都市里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商圈的原因了。

《EP24试衣间》:让人生理不适的一集

中年老男人的恶趣味,是坐在一个玻璃镜子后面看着青春美少女在换衣服,仅仅就这样吗?我其实不太能接受,像这样人挤挤的小包间,消费水平肯定不会太高,所以这种服务,服务的对象就是相对比较底层的消费群体而已,但是剧里又非得让他们西装革履拿着香槟在那里大流口水——这种描写,在早年的恶趣味成人漫画里见过,但是从理性上来说,我并不太接受这样的初始设定。

更衣室里将偷拍镜头,这种事其实也偶有耳闻,但是像这种,装了单面镜子然后一群人坐着现场直播围观的,倒是没听说过,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也高于生活,但是这种所谓的高于,其实并不好看。不知道为什么,之前看了这部剧二十几集都没这种感受,唯独来了这一集,我多少感觉有些生理不适了。

也许,青春靓丽少女要的娱乐活动吃喝玩乐是这种去到商圈里消费,采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在镜子后面,她们成了玻璃缸里的金鱼,成了别人娱乐活动时的商品。这个场景其实会让人想到早年莞城名扬天下时的那种场景,只是那莞城里的那些姑娘们是自己愿意去当商品去兜售自己,而这一集里的这两个小姑娘,则完全是在一种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当成商品去销售,这可能是最让我感觉不适的地方吧,一买一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实没什么问题,像这种,将别人的隐私拿去销售的,不太能接受得了。

《EP25人像素描》:消失在灵魂画师素描图里的人们

这一集极度带有都市传说的那种特定的味道,甚至都能直接让我想过我关注的那个关于研究都市传说公众号里的许多文章,似乎都拥有类似这样的元素——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潜藏着让人惶恐不安的真相。

灵魂画手问:想知道你灵魂的模样吗。在商圈某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里,挂着稀稀落落的画像,画像上的人们表情各异,少女说,我好像能听到它们在跟我说话,于是她停了下来,预约了画像。而从此,少女消失了,唯一存在的,只有一张素描,挂在那些稀稀落落的画像里,半点不显眼。而她曾经说过,她好像能听到那些画像在说话,那么这时,你又能够听到她的画像在说话呢。

也许,所有被画过的人,都只剩下了那一张画,画上,就是灵魂画手说的,那是他们灵魂的模样,他们有的在欢笑,有的在害怕,有的也许很愤怒,但是也许,那是他们仅存在这世上唯一的东西了,换个思路,他们是不是全部被封印到画里去了呢。

《EP26恐怖扭蛋》:网络直播灵异死人事件

我既非此类直播的受众,也受不了这种喧嚣,所以这一集,我看得十分勉强,如果不是因为它很短,我估计会直接跳过了。主演丑不丑另说,那个妆造也是惨不忍睹,感觉这是一部制作还算精良的居住,所以它这一集,是在讽刺那些没有内容的直播博主吗。

万圣节灵异事件,也算是一噱头,但是这一集确实没什么内容,从直播的内容到整一集的内容,全程尿点。有人把这一集划分到《夜生活篇》,那时候我就想了,但是感觉也不太贴切,但是确实也没有啥好写,这一集,可看可不看,低俗无趣透顶。

《EP27进场人数》:此地只进不出

如之前写过的,本来人群攘攘的商场在清场之后,变得十分冷清,原来喧嚣的音乐也完全平静,这种人气聚集的热闹所在变得冷清之后带来的反差会加剧所谓的恐怖氛围。

  商场入口处,有一个计数器,进场多少人,离场多少人,只要从那个计数器前通过,它就会自动计算,方便每天晚上商场清场之后,值勤的保安去场内寻找未离场的人员。他们说,是计数器坏了,明明场内已经没人了,但是计数器却不清零。

如果这个计算器没有坏呢,它每天都会增加,说明进场的人比离场的人多,那么,那些消失了的人,哪去了呢。换个名字,这一集可以叫做《消失的商场顾客》,是不是跟我之前提过的那本书《消失的搭车客》有点相似了,对吧,这就是一个标准变异的都市传说。

《EP28五星评论》:当极致的强迫症遇上另一个极致的强迫症

第一个强迫症说,真的很对不起,我妈妈的店,不能没有五颗星。

第二个强迫症说,餐点表现近乎完美,深谙意式料理功力,但不是我故意要挑剔你,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身为美食评论家,我从来不给别人五颗星,少一颗星就是想留给你们进步的空间。

说得都很绝对,双方都没有办法妥协,怎么办。一个强迫症如何改变另一个强迫症的观点呢,如果只是一般的强迫症,也许可以,但是这两个人,都是极致的强迫症,所以都无法妥协。

最后手起刀落,犹如最后一个音符落地,竟成绝响。相对大部分的短集来说,我其实比较喜欢这一集,可能,因为我也是极致的强迫症——所以我能理解强迫症的思维方式。当一个极致的强迫症唐绮阳遇到另一个极致的强迫症黄河,就有了这一集《五星评论》;而当我这个极致强迫症遇到了极致强迫症的一集《五星评论》,我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五颗星,纵然也许,我也没有那么喜欢它到极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