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现金流ETF:为何叫做现金奶牛?和红利有什么区别?

正念映天 2025-03-05 19:16:45

写在前面

大概在1个月前,正念群友就开始关注“自由现金流ETF”,问了很多问题,让人感觉很有吸引力的样子。2025年2月27日,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交易,我们也以此为抓手展开梳理一下,让大家更加了解什么是自由现金流ETF?有什么特点?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什么是自由现金流?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在支付了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成本后,能够自由支配的现金数量。

自由现金流的对比指标是净利润。一家企业可以有很多的净利润,但是它可能不赚钱!一家企业的利润也有可能通过财务的手段来调节,导致表面光鲜、实则经营惨淡。所以,自由现金流更硬核、更实在,更能够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赚到了钱,是否有更强的实力来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公式,我们更愿意这样表达:

自由现金流=营业活动现金流入-资本性支出+折旧与摊销。

我们举2个例子:

案例1(如何理解):

某企业经营1年,营业收入(现金流入)100万,运营成本80万(人员工资、水电费、租金收入等),营业活动现金流入为20万(100万-80万),该公司该年度购买设备10万元,折旧和摊销为5万元,那么,它的自由现金流=20万-10万+5万=15万元。这15万,企业可以用来再投资、分红、发奖金等。

案例2(反面教材):

某公司购买一台机器,成本100万,能用5年,每年折旧20万元。如果机器每年创收50万,运营成本20万,这台机器每年的净利润=50万(创收)-20万(运营成本)-20万(折旧)=10万,利润率为20%(净利润/收入,10万/50万)。

于是,公司很看好这个项目,加大投入。第二年增加到2台,第三年增加到4台,年复合增长率100%,利润率20%(假设)。从财务的角度,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经营业绩很不错。

但是,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结论很颠覆,因为每年的现金流都是负数:

第1年自由现金流=-100万(购买成本)+50万(收入)-20万(运营成本)=-70万

第2年自由现金流=-100万(购买成本)+100万(收入)-40万(运营成本)=-40万

第3年自有现金流=-200万(购买成本)+200万(收入)-80万(运营成本)=-80万

3年下来,累计自由现金流为-190万。而且因为扩大投资负债累累,最终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

所以,自由现金流是看一家企业是否实实在在赚到了钱!这才是衡量企业发展的硬核指标。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了解了什么是自由现金流,我们再看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跟踪的指数——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980092.CNI,以下简称“现金流指数”)。

我们对于指数的一贯表达是,先看指数本身表现如何,再看基金和指数的关系。直接上结果:

肉眼可见,自由现金流指数(上图中“自由现金流”)自2012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截至2025年3月4日,累计上涨354.18%,大幅度跑赢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红利低波指数(H30269.CSI)、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

从单年度来看,2013-2024,12年中9年正收益。2019-2024,连续6年正收益。我们专门梳理了一下,目前市场上所有公募基金中,过去6年每年正收益的权益基金(股票仓位80%以上,未更换过第1名基金经理)只有9只(见下图),而自由现金流指数同期涨幅达到182.38%,超越其余2只被动指数基金。

我们再来看看指数回撤

2012年12月31日到2025年3月4日,自由现金流指数的最大回撤为50.87%,发生在2016年1月28日,最大回撤略高于中证红利指数、红利低波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小于中证500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

我们再看2019至今的情况。自由现金流指数的最大回撤为-27.76%,略高于中证红利指数和红利低波指数的最大回撤,小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的最大回撤。

至此,该指数如果作为防守端,回撤数据和红利指数同频,低于主流宽基指数。

最后再来看投资的性价比:

自由现金流指数在2012.12.31-2025.3.4之间的夏普比率(年化)为0.83,高于主流的红利指数和宽基指数(见下表):

ETF表现如何?

上面说完了指数,下面就要看基金了。跟踪的怎么样?有没有超额?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只有4个交易日,截至2025年3月4日,该ETF下跌1.59%,同期自由现金流指数下跌1.73%,产生0.14%的超额收益,这个结果我们还是满意的,跟得住,有超额,足够了。

继续探讨

写到这里,显然自由现金流指数是值得投资的,从过去12年的累计收益和单年度收益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而且性价比不错。

同时,提到现金流,大家很容易想起红利指数。两者有什么不同?

和红利指数的不同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指数编制方法。

核心区别在于:

1、自由现金流指数剔除了金融和房地产行业。

2、自由现金流指数要求成分标的近3年ROE稳定性排名前90%。

3、自由现金流指数要求企业:(1)近1年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为正;(2)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为正;(3)剔除近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占营业利润比例排名后30%的证券。

可见,自由现金流和ROE是该指数关注和核心,而红利指数更多关注的是股息率。

理论上,一个企业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如果这些钱用于再投资可以赚到更多的钱,那么就应该再投资。如果企业无法通过再投资的方式赚到更多的钱,那就应该分红,把钱还给投资者。这是一个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

所以,红利指数更看重过去,看重分红的持续性和确定性。现金流指数除了看重过去,同时看重未来。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现金流基础、又愿意把资金合理的投入到未来的发展中去,自由现金流指数愿意降低当下分红的要求,陪同企业共同成长。

为什么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超额收益快速提升?

——具有一定的行业择时效果,更具成长性。

2019年6月28到2025年3月4日,自由现金流指数上涨141.86%,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6%,中证红利指数上涨20.39%。自由现金流指数跑赢中证红利指数121.47%,超额收益明显,而且持续提升。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认为,自由现金流对周期股具有一定的择时效果,且在变化上较周期股的表现有小幅的提前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在2021年相比能源行业对全A的超额积累提速,能源行业的权重占比也保持同步、甚至有小幅领先的快速增长,而在2024年能源行业表现显出颓势,超额回撤的初期,能源行业的权重占比快速下降,大踏步的减少周期股数量,减少了来自能源行业的下跌损失。

从财报指标的角度分析,当行业处于上行周期时,股票的自由现金流率较衰退期比较高,通过自由现金流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筛选出处于上行期的股票,或是在周期变化时提前反应,对经济周期表现出较强的适用性。

简而言之,自由现金流指数能够发掘部分具有成长性的股票,这是其阶段性超额收益的获利来源。

写在最后

各位,以上就是我们对自由现金流指数以及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只跟踪该指数的自由现金流ETF(159201)的理解和思考。

高自由现金流选股策略在国内是一个崭新策略,但在海外是一个相对成熟概念,产品化已非常成熟,例如2016年上市的COWZ(Pacer US Cash Flows 100 ETF,又称现金奶牛ETF),目前规模已超250亿美元。在Pacer公司,该系列ETF产品约10只,被称作“现金奶牛系列”。

其实关于自由现金流指数和对应的ETF产品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挖掘,因为篇幅的原因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不知道您读完之后有什么感觉?或者疑问?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期待和您更多的交流。

再次感谢正念群友长期以来的陪伴、挖掘和支持!

感谢一路有你!

0 阅读:15

正念映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