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人们常常戏称江西“没有存在感”,也绝不该错过赣州。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那些高精尖的谈判桌上,很可能赣州的”存在感“比中国所有其它城市都高。
因为,这里有种”土“。全世界最值钱的”土“,稀土,重稀土,造飞机造卫星必不可少的重稀土,一公斤最高能卖上万块的重稀土(铽)。

— 3D元素周期表65号铽元素Tb—
从来没见过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多名号: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阳明圣地、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四省通衢、千里赣江第一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但只有站在八境台的角楼上,向着由唐末风水大师杨筠松布局的古城回眸,向着章江和贡江在此合流的赣江上游远眺,才明白什么叫南方龙脉之首,才明白什么叫风水宝地。
宝就在世世代代赣州人脚下。
从东晋到北宋再到清朝咸丰年间,这1500年里筑起城墙的一代代泥土砖瓦里,一直暗藏着天赐宝藏。直到55年前,恍然大悟。

— 赣州八境台—
1970年,就在赣江另一条支流桃江上游的龙南足洞,年轻的江西地质员颜定邦在花岗岩里发现了两种罕见金属元素:钇和镱。自此,“七〇一矿”变为“稀土王国”的发祥地,而后又在邻近各县陆续探宝成功。其实,当时的赣州已经凭借高品质黑钨矿而被誉为“钨都”,再加上稀土,地下宝库双剑合璧,这里成了现代工业科技必不可少的材料源头。
在龙南、定南、信丰、寻乌、赣县的矿区,随手抓起一把泥土,里面可能就含有好几种稀土元素,就是字有点难认,比如,钆、铽、镝、钬、铒、铥、镥......
没有这些“工业维生素”,就造不出可靠的永磁材料,我们的智能手机和电脑都会失灵,医疗器械少了影像,新能源汽车没了电机,连战斗机都会缺乏动力迷失方向。

— 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名寻找稀土矿的高级工程师在龙南足洞矿区勘察—
众所周知,中国的稀土探明储量和产能遥遥领先,其中,内蒙古包头主产轻稀土,而用于永磁电机、光纤通信、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的重稀土,更为罕有,仅占总量1%。900万赣州人脚下,恰恰拥着全世界70%以上的离子型中重稀土富矿。
只不过,当这些千百年来随便运来造房子的泥土变成宝贝,一度滥采盛行,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原地浸矿”导致河水氨氮浓度超标,鱼虾无存,而卖出去的“白菜价”还够不上修复环境。
封矿减产,才让这里恢复绿水青山,也让这种全世界都需要的“新材料之母”回到应有价值,管你美利坚俄罗斯,管你发动机战斗机,由我们来决定卖给谁卖多少钱。坐拥最大矿藏,掌握核心技术,这里现在就是“中国稀土”的掌柜。(江西唯一的央企总部)

— 中国稀土集团—
点石成金,赣州宝地。
如果说赣州是“宝藏小城”,“宝藏”我完全同意,但这里很大很大。
论人口面积,赣州都是遥遥领先南昌,更不用说九江。作为中国内陆幅员最广袤的地级市之一,拥有3个区13个县以及两个县级市,比海南这样一个省都要大。

— 赣州地图—
走出这个名叫“黄金”的机场,走上章江新区的街头,更加亲身体会大赣州之“含金量”。
绿树成荫、高楼林立,城市天际线完全不输省会,四通八达的高架快速路甚至可以和北上广深杭共列全国前十。对赣州人来说,稳坐”江西第二城“已经不能心满意足,目标是,“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

— 赣州章江新区日转夜时间切片—
把高铁高速通到广东去,把生意工厂引到赣州来,也把在沿海打拼的游子带回家乡来。这里的国际陆港和深圳盐田港、广州港现在都是CP组合,相当于“出海口”向北翻过了南岭,连最老牌的医院都挂上了南方铭牌。
从这个角度来说,赣州很不”江西“。虽说就是因为章贡二水合为赣江,才有了江西这个“赣”字简称,但赣州偏偏被雩山在北边隔开,独占全省南端四分之一,完整无缺接壤广东。
改革开放伊始,章江边的木匠就带着刨刀锯条,先人一步下珠江,学会了传统榫卯之外的现代家具技艺,回到南康打造“中国实木家居之都”。80多万人里有一大半围着桌椅床柜转,“买全球、卖全球”。

— 南康家具小镇—
而当年跟南康木匠同路到广东打工学艺的,还有隔壁一群裁缝。如今,每3个于都老表里就有一个量体裁衣。
连每逢秋天都想尝鲜的赣南脐橙,也是因为1970年代先在香港走红而广为种植,成就”世界橙乡“美名。安远、寻乌、信丰、宁都的丘陵山坡上,微量稀土元素镧、钇帮助橙树吸收养分,在北纬25度恰到好处的日照雨水中生长发育,到了11月便散发出满山遍野的甜蜜芳香。

— 赣南脐橙—
明明可以靠着脚下的珍贵矿藏“躺赢”,偏偏没有坐吃山空。昔日贫瘠之地,如今猛起直追,站在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风口上。方圆200平方公里内,赣州就是连接四省的中心城市,数一数二的经济增速甚至带来了楼市率先复苏,新房、二手房价格双双上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粤赣越漂亮!
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
从高楼林立的新城转进赣江合流的古城,河套处处文脉,一眼穿越千年。军门楼前的四贤坊青石立柱上,对联写着“赵抃疏险滩,刘彝福寿惠千古;濂溪创理学,文山丹心昭四贤”,传诵赵抃、刘彝、周敦颐、文天祥这四位人物的虔州故事。(虔州为赣州古称)

— 四贤坊与军门楼—
登上八境台,是苏东坡的“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漫步郁孤台,是辛弃疾的”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建春门外,百舟相连而成的浮桥如同800多年前一般微微荡漾。
作为保存最完好的宋城,这里拥有全国唯一的宋代铭文砖城墙,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的塑像边,细细寻找,就能发现那块刻着“熙宁二年”的青砖。
对游客来说,江南宋城是个景点,而对赣州人来说,这里也曾是客居的栖地。东晋始建的城墙史里,始终交织着客家人的迁徙史。

— 赣州宋城—
永嘉之乱、安史之乱,赣南就是中原汉族“衣冠南渡”的第一站,在这片被东西南北四周山脉保护的盆地里,先民休养生息,备份华夏文明。正是客家人中的卢光稠,唐末扩城筑墙,奠定了虔州“风水宝地”、”世外桃源“的根基。
待到宋室南迁,客家男女渐与本地畲瑶族群相融,赣南人丁兴旺,并向粤北闽西惠州梅州汀州散枝开叶。此后虽经明清战乱,填湖广、下南洋,但这里一直都是”客家摇篮“,龙南的围屋就是“客家第一村”。

— 赣州龙南客家围屋关西新围—
至今,900万赣州人中的绝大部分仍流淌着客家血脉,只是,客家话里多了些赣语口音,客家菜的酿豆腐添上赣南辣椒,客家山歌和采茶戏吟唱赣江故事,正如王阳明那句“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流动的中原”、“活着的宋城”,就在当年官府皂隶聚居的灶儿巷里、迄今排水防涝未断的福寿沟中。早市的烟火,入夜的诗词,菩萨蛮清平乐道不尽的“三十六街七十二巷”。
正是因为向往升平,百年之前,赣州老表迸发勇气血性,响应红军开天辟地,创造了一段中国人都知道的光辉历史——红色瑞金,小小兴国走出56位开国将军。
时至今日,当年的“长征出发地”成为中部地区拥有西部大开发扶持的特例,成为直连粤港澳的腹地,“新客”、“老客”再相逢。

— 瑞金红五星广场—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