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强机构的李老师对大家吹牛说:我儿子从美国留学回来,我能让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孩子一年之内创业成功。
怎么做到?他先抛出一个观点:处长不是处长的能力,厅长不是厅长的能力。都是环绕他身上的权力、职能、人员、影响力等等所有综合配置的能力。
遵循这些,他帮儿子配备了所有创业所需要的种种表面的潜在的条件。他在这些基础上,只要不犯浑,基本上就进入创业的绿色通道了。
说到这里,再往深层引,就是信息传递工具的应用。其实,酒香也怕巷子深。你就算真有能力,但是别人真不知道。这点能看懂吗?
再问大家:“是20年前的信息传递快捷,还是今天的信息传递快捷”
很多人会说,肯定是现在,现在多方便啊,微信,抖音,电视,电话等等。但正确答案却是:20年前。瞬间,你是不是已经懂了?
20年前更容易包装一个人。更容易传递信息。现在,传递工具确实很多很快,但是,导致让人相信的信息传递工具,很难很不容易。所有人,都在寻找让人相信的信息传递工具 。工具先进了,信任度下降了。他们成反比。
如果认同上述观点,那么,我们怎么选择让人相信的信息传递工具;才是最重要的。
李老师让一位来自世界顺风车日组委会美国波士顿的志愿者,一位硕士海归,写一份简历,一周后交给他。如期交付后,李老师说:不看你自己的简历,你按照简历介绍一下你自己。硕士茫然,诚恳的说:“你可以看,但我说不出来”。李老师点评说:“为什么你表达不出来,因为这是你参照众多网上做出的简历,或者按照你的思维写的简历。是众多网上简历中极近复制的一份,但不是我想要的简历,也不是你未来老板想要的简历”。
硕士生表示认同。
李老师说:“今天,你应该按照客户的需求和理解方式传递给人,90%以上要按照目标对象想要的去表达。要分析老板是谁。老板要什么样的人才“。
李老师说:”我儿子用四个月时间写简历。介绍自己。因为只有儿子才能相信我!写完之后,我要求他直接背一下你的简历。如果是挖空心思抄写的,肯定背不下来。简历上的东西必须一字不拉的背下来,而且对答如流。儿子在上海的单位表示:我只招兴趣生,不培养特长生。我们是素质教育。于是,我让他把他的简历和实践,彻底合二为一。然后录制VCR,编辑图文等方式。通过信息,微信,视频,电话四种方式传递给您的老板。经历四个月后,儿子把简历弄熟悉了,可以去上海找工作了。然后把儿子想去的五家单位客户信息,全部给老爹分析。然后让儿子针对每家公司都做一个四种方式的简历以对应的方式发给老板,结果是,有四家录取。还有一家,是不敢录取,担心孩子要价太高。”
所以,简历也要做到知行合一。没有“行”绝对是因为没有“知”。很多孩子的简历都是抄的,这样会葬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应该怎么办?那就是:把信息传递给需要传递的人,把自己最强大的一面传递给你的老板。
最后,李老师对硕士生说:“在中国人的眼里,第一印象太重要了。90%的老板是根据第一印象给你定岗定薪的。而不是以结果定岗定薪的。就这一招,会让你少走三年弯路”。
简历不是自己写的,简历是给老板看的。所以,要调整逻辑思维。用老板的需求写简历。这是第一点。
你应该写的你的简历的特长,正好是我所用的。这是第二点。
你要会背你的简历,99%的老板看了你的简历,随口问你一句,你答不上来。这样你面试不失败。第一印象一定要很好。这是第三点。
其实大多数人,往上数两辈子,都是农村人。通过两辈子走到现在。但是,我们的爷辈把孩子推向城市,我们的父辈却要把孩子推向农村。凡是想让孩子有一个安定的职业的父母,都是混蛋。因为这两辈子都累了,光想让孩子回到安逸回到农村。这是某国人的劣根性。
总结一下,教授教你知识,不会教你怎么对付别人。学的再好,都不如信息传递的好。
你要充分知晓”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真正强大的人闷葫芦,假强大的人反而传递的厉害。茅台酒,大家大多都没喝过真的。
厚德载物,厚德就是道。术不是道。人要先学会术,后学道。术是立身之本,道是立德之本。
但,术是双刃剑。面试的时候分数高,是术,不是道。这是另外一个江湖。
切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