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的风云变幻中,李嘉诚这位曾经的商业巨擘,如今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遭到众人的指责,这背后绝非空穴来风。

从长和实业与美企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事件来看,这一原本看似普通的商业行为,实则暗流涌动,早在3月4日晚,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其中包括和记港口集团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该交易预计将带来逾190亿美元现金收入,长和股价也因此大涨,然而,这样的交易却引发了诸多争议。
此次交易中,最受关注的当属涉及巴拿马的港口,自1997年起,长和旗下企业便拥有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巴尔博亚港的控制权,该控制权在2021年还得到续约,延长至2047年,但刚续约3年就要卖出,背后原因令人深思,此前特朗普政府曾多次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管理权,并试图通过控制关键节点遏制中国贸易,这场交易显然无法摆脱中美地缘博弈的影子。

长和集团虽强调“这项交易是纯商业性质,与近期关于巴拿马港口的政治新闻完全无关”,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李嘉诚近年来一直在倒卖资产,长和系抛售内地资产转向欧洲基建的资本运作,很早就引发了质疑之声,这种发展路径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道而驰。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商业领袖的价值坐标应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官方一直强调“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不只是单纯的财富创造,更在于成为国家战略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而李嘉诚在资产配置和业务布局上过于注重个人财富的积累和企业的商业利益,忽视了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的担当。

从3月13日到3月17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连续转发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文章,直指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出售巴拿马运河码头事件,将其推上舆论风口。这一系列密集的点名,释放出明确信号:香港资本力量必须完成从“经济代理人”到“国家合伙人”的认知跃迁。
4月7日,巴拿马审计署发布报告,声称长和在续签巴拿马港口特许经营权时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并涉嫌逃税高达8.5亿美元。长和公司虽坚决否认一切违规行为,但这一事件无疑让交易再生变数。而在此之前,4月3日李嘉诚以预录短片的方式露面,却绝口不提港口交易,而是提到向新加坡两家医院赠送治癌仪器的事,这种避重就轻的做法,更像是为了转移公众视线,缓和社会对长和的紧张情绪。

李嘉诚似乎还在为这场交易做最后的挣扎,如同困兽犹斗。但公众的耐心已经耗尽,他的种种行为让人们看到他在追求商业利益时,对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漠视。在这个时代,企业家不仅要有卓越的商业头脑,更要有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李嘉诚的所作所为,让他被骂实在是一点也不冤。
既便是商人 也不该为利而祸国殃民 这老厮黄土己到脖子 还如此作孽 佬天都看在眼里!
小编赶快抓住热点多搞流量。打工豹也准备出来做评论总结。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