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从刘邦那里逃走准备投靠谁?如果没有刘邦,没人知道韩信是谁

刘小元说美食 2025-02-13 19:10:39

如果你是韩信,从刘邦那里逃出来了,你会去投靠谁?那就一个个分析。

1、三秦王

三秦王是项羽分封的,目的就是阻止刘邦进关中,三秦王中,以雍王章邯为首,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唯章邯马首是瞻。

项羽分封三秦王时,是给三秦王使了绊子,项羽在新安坑杀了20万秦军,这些秦军都是关中子弟和巴蜀子弟,项羽又把三秦王分封到秦地,秦地的百姓如何看待这三个坑死了他们儿子的三秦王?

秦人明显不会支持三秦王,这是刘邦轻易能够打进关中的原因之一,这三个没有民意基础的政权,勉强能够活下来就不容易了,只怕天天睡觉都会担心会不会有秦人来行刺。

韩信会不会投靠三秦王?

当然有可能,韩信从汉中出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雍王章邯,韩信投靠章邯,会不会受到重用?

韩信

章邯这个人在历史上很神秘的,他的来历没人知道,只知道他担任过秦国九卿之一的少府,在周文大军打进函谷关之后,挺身而出,率领囚徒军击败周文,然后一路杀出函谷关,把整个黄河的起义军主力都打败了,还杀死了项梁。

章邯是有一定能力的,但他也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巨鹿之战,项羽断了王离的粮道,章邯居然抢不回?王离20万大军被诸侯联军围攻后全军覆没,章邯就这么看着,章邯见项羽的时候,居然哭着向项羽诉说赵高迫害他的事,生怕项羽不相信。

在新安,章邯眼睁睁地看着手下20万大军被项羽坑杀,20万人啊,但凡章邯有点感情,也不至于让人坑杀一起在战场上卖过命的20万人,章邯为了自己活命,只能被迫接受。

项羽安排章邯为雍王,守住汉中通往关中的战略通道,章邯也只有唯命是从,这样一个人,你指望他重用韩信,还是指望他相信韩信,连20万人都敢出卖的人,凭什么相信韩信。

章邯是秦国少府,能当这个官职,出身绝不简单,秦末汉初,很多人识人用人是看出身的,比如项羽,他就不会重用一个没有出身的人。

章邯

况且韩信曾经就是项羽的手下,后来逃走了,章邯是死心塌地想忠于项羽,他敢收留韩信?以章邯的性格,他绝对不会用韩信,更不用说重用。

如果章邯用韩信,那八成就是把韩信这个叛徒送给项羽去处罚。

退一万步讲,就算章邯用韩信,能阻挡刘邦出汉中吗?

当然也不能,刘邦出汉中最重要的计谋靠的不是韩信,而是赵衍的暗度陈仓之计。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

史记记得清清楚楚,刘邦用韩信的计谋攻打陈仓,结果被章邯挡在陈仓,刘邦无计可施,准备退兵,然后一个赵衍的当地人给刘邦献计,说有其它路可以绕过陈仓,然后刘邦派了一支军队跟随赵衍绕过陈仓,然后前后夹击陈仓,才攻破陈仓。

赵衍就因为这一条计谋而被封侯,如果没有赵衍的献计,刘邦能不能打进关中?很难说。

就算章邯用韩信守陈仓,也不可能知道这条路的,刘邦一样能绕过陈仓,前后夹击。

以章邯的性格来说,就算用韩信,也不可能重用,更不会把指挥权全部交给韩信,最多就是给韩信一支数量不多的军队,让韩信发挥。

刘邦

刘邦手下的将领几乎个个骁勇善战,曹参、周勃、樊哙、灌婴、郦商等人都不弱,韩信跟随刘邦,这些人都是战友,韩信如果是刘邦的敌人,这些人也是韩信的敌人,韩信军事能力虽强,但没有平台的支持,就是埋没的状态,不可能挡得住刘邦。

况且韩信这人为人高傲,不懂得变通,也没有时间从基层升起,再出相入将,刘邦都让韩信担任治粟都尉了,一个没有任何的军功的人都担任都尉了,韩信还不满意,章邯除非给韩信大将军的职务,否则韩信凭什么会效忠章邯,如果是一般官职,韩信还不如继续跟随刘邦呢?

2、西魏王魏豹

魏豹这个人是标准的墙头草,在楚汉战争中一直反复,谁强就投靠谁,虽然野心不小,但能力平庸,撑不起他的野心,就因为听算命的说薄姬的儿子是天子,他就以为说的是自己的儿子,于是还想自立为帝。

这是非常明显的能力配不上野心的例子,就这水平还想争夺天下,完全对天下事一无所知,你指望这样的人用韩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魏豹

即使用韩信,也不会重用他,而是各种制衡与打压,韩信多看魏豹一眼都不可能,大概率不会投靠魏豹。

3、九江王英布

英布这个人骁勇善战,但是头脑差一点,他的风格跟项羽很相似,英布打仗靠的是勇猛,而不是计谋,他跟韩信不是一路人,虽然认识韩信,估计连收留都不会。

英布自从封王后,就不太愿意再打仗了,项羽叫他率军攻打齐国,他都不愿意去,有项羽在,英布是没有啥野心的,只想当个诸侯王,享受每一天,至于英布后来谋反,那是他犯忌自己的爱妾,导致有人告发他谋反,这是另一回事。

既然此时的英布没有野心,他是不会用韩信的。

英布

4、其他诸侯王

韩王韩成在分封之后,被项羽带到彭城杀了,常山王张耳被陈馀打败了,张耳逃归刘邦,排除他。

代王赵歇从头到尾就是傀儡,不太可能有自己的想法,至于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衡山王吴芮、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等,这些诸侯王连存在感都没有,别说韩信了,只要稍微懂点天下局势的人,都不会投靠这些人。

韩信倒是有可能投靠田荣,整个天下,率先起兵反抗项羽的就是田荣,比刘邦还要早,田荣战斗力也还行,但是田荣后来被项羽击败了,后又被齐国人杀死,根本没有机会让韩信来投靠。

看来看去,除刘邦之外,韩信根本没有诸侯王能投靠,也不可能有人会重用他,除非韩信自己拉起一支军队,占山为王,自己白手起家,否则根本不可能有人像刘邦这样重用他。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道: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说得很清楚,千里马这样的人才是一直存在的,世间只是缺少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有了伯乐之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一直存在,但伯乐不是一直存在,所以虽然有名马,只是在奴隶手下,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韩愈所说的千里马其实就是世间的人才,伯乐就是善于识人用人的领导,秦末汉初,唯一的伯乐就是刘邦,除此之外,没有人堪称伯乐,项羽一个范增都用不好,跟伯乐不沾边,其它他就更加不是伯乐了。

项羽

韩信确实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他不能被人发现,就不能发挥人才,那么韩信自己创业有可能成功吗?

不可能,因为韩信这个人自视甚高,人际关系非常差,不要说拉一支军队,他连朋友都没有一个。

《史记 淮阴侯列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韩信当初还是平民百姓时,家中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韩信曾经多次前往南昌亭长家里吃闲饭,一连接连数月,亭长妻子担心韩信还来吃闲饭,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人家南昌亭子家里吃了几个月的饭,仅仅因为人家不愿意再让他吃,韩信不但不感激,反而怨恨人家,这是典型的乞丐心理,南昌亭长让韩信吃饭是情分,不让他吃是本份,韩信把人家让他吃饭当成了常态,还恨上人家了,真是斗米恩升米仇。

只有刘邦能用韩信

屠户让韩信从胯下钻过去,韩信照做,整个街上的人都嘲笑韩信,由此可见韩信没有一个朋友,韩信唯一一个朋友钟离昧被韩信出卖,韩信拿了钟离昧的首级去取悦刘邦,韩信这种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如何创业,谁会帮助他?没有人。

韩信这种性格的人,天生就不适合创业,高傲,人际关系差,看不起人,樊哙这样的列侯跪迎韩信,韩信居然以跟樊哙为伍而感到耻辱,樊哙好歹是刘邦的连襟,西汉的开国列侯,都被韩信看不起,那要是普通人呢?

要是刘邦不用韩信,历史上就只有韩王信这个人的名字存在,至于淮阴侯韩信,历史上没人知道他是谁,做了什么,有何事迹。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