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炸出大事了,美军把亚太决战导弹搬到也门:我国获得最大收益

雅宁生效 2025-04-11 21:00:52

美军亚太武器转战也门,全球战略焦点重塑

最近,一则关于美国军队战略部署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在也门的军事行动迫使其动用了原本为亚太地区准备的高端远程精确制导武器。

这一变化不仅揭示了美军在全球战场上的资源调配压力,也对国际战略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也门的红海战场,美军与胡塞武装的交战愈演愈烈。

两支航母战斗群已经耗尽了超过1亿美元的弹药,但胡塞武装仍在持续发射导弹攻击美军。

为应对持续的战斗,美国不得不从亚太地区调动专门用于大国争端的高价值弹药,包括ASSM-ER联合空对面防区外导弹、LRASM远程反舰导弹等。

这些武器原本储存在亚太地区的地下仓库,如日本和关岛,但现已被运至中东,这反映出美国在全球防务战略中的资源分配困难。

这一战略调整的背景是美国在其他地区的库存压力。

俄乌战争的持续令美国大量武器消耗在乌克兰,而中东地区的高强度战斗也消耗了库存中的精确制导炸弹。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性能武器被转用于中东,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储备受到影响。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和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呼吁优先确保亚太地区的弹药储备,但在多方压力下,军方面临资源分配的艰难选择。

美国内部因资源分配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战略派别。

一派主张放弃乌克兰,重点保卫亚太地区的岛屿;另一派则认为应该死守美国本土并控制格陵兰岛,还有一部分则关注中东地区,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

各派之间资源争夺加剧,使得美国难以在任何一个地区集中全部力量。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美国可能面临在多个战场上失利的风险。

从库存情况来看,美国目前拥有45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和4至5枚防区外打击弹药,此外还有约1枚鱼叉反舰导弹。

杰达姆精确制导炸弹的数量较为充足,但在亚太地区应用有限。

这些武器产量如不增加,将严重制约美国在未来十年的亚太军事行动。

美国智库的多次测算表明,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作战中,美国很难获得优势。

主要原因包括初期可能损失大量军舰和飞机,以及日韩在冲突中行动的犹豫。

亚太战区距离美国本土过远,后勤保障困难,使美军难以在这一方向上进行持久作战。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揭示了美军全球战略的复杂性,也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全球舞台上,如何有效分配防务资源成为各国面临的关键问题。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