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的课间40分钟,曹妃甸一中的教室里、办公室里,总有一群老师和学生,用问答与探讨,编织出一幅幅温暖而动人的画面。
——教室里的“知识围炉”
铃声一响,讲台瞬间成为最热闹的地方。学生们抱着书本、试卷,争先恐后地围住老师,眼神里写满求知的热切。而老师微微俯身,指尖划过题目,轻声讲解,像拨开迷雾的引路人。短短几分钟,思维的火花在问答间迸发。
——办公室的“思维盛宴”
走进办公室,老师温柔的话语如春风拂面,学生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间的探讨声此起彼伏,仿佛一场知识的盛宴正在这课间悄然开席。没有严肃的课堂界限,只有平等的思维碰撞。
——对视中的“心灵交融”
课间答疑的一幕幕,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融。老师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用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一遍遍梳理知识点,为学生们答疑解惑,驱散学习道路上的迷雾。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答案,更是被点燃的信心与兴趣,那份对学习的热情因此也愈发炽热。在俯身与仰头的对视中,传递着教育的温度。
40分钟很短,短到只够解几道题;
40分钟也很长,长到足以让一颗心坚定方向。
在曹妃甸一中,课间答疑的每一刻,都在诠释:教育,是用微光点亮星光。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