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案迎拐点,三个女人营救老杜,菲国铁娘子亮剑,马科斯受挫

俊笙聊武器 2025-03-22 06:44:32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目前正羁押在国际刑事法院拘留所,9月23日将迎来第二次审判。而就在此时有3个女人正为杜特尔特的命运奔走、呼喊,因为他们的介入让这场司法博弈变得跌宕起伏。

第一个女人是伊梅·马科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亲姐姐,她对杜特尔特而言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存在。正因为她的斡旋,萨拉不顾杜特尔特的劝阻,执意与马科斯建立“联盟”,最终将马科斯送上菲律宾总统的位置,反观杜特尔特,如今落得被逮捕,又被审判的结局。萨拉也被弹劾,或将失去菲副总统一职。

所以在感情上杜特尔特、萨拉是憎恨伊梅的,不过坊间传言萨拉与伊梅私下已建立联系,因为杜特尔特被捕后,伊梅与马科斯产生巨大分歧,她曾公开表示马科斯逮捕杜特尔特只会让菲律宾变得混乱。

近日,伊梅作为牵头人代表菲参议院,调查马科斯逮捕杜特尔特是否违反菲律宾相关法律。

在3月20日举行的听证会上,萨拉先是抛出"时间悖论":2023年2月马科斯曾公开否定国际刑事法院(ICC)的管辖权,为何又配合ICC行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紧接着祭出"主权之问":如果外国机构可以随意逮捕菲律宾公民,国家尊严何在?"

最后直击要害:总统是否用司法手段清除政治对手?这三个问题如同三记重拳,打得司法部长雷穆拉支支吾吾,只能用"观点会变"的苍白解释搪塞。

伊梅是菲参议院24名议员中的一员,她带领12位议员一块调查杜特尔特被捕案,这本身就一个态度。菲参议院作为菲律宾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仍未掌握在马科斯手中。虽然不排除伊梅投机的可能,但这个时候能够站出来力挺杜特尔特,也是难得的。

第二个女人是莎拉·杜特尔特,杜特尔特落到如今的下场,萨拉要承担重要责任,但谁又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呢?

杜特尔特被捕后,萨拉立即飞往海牙展开法律攻防战。其团队精准抓住ICC的程序漏洞,从管辖权争议到逮捕程序违法,再到利用健康问题申请保释,招招直击要害。

特别是保释申请的"一石二鸟"——既为老杜争取喘息之机,又为其参选达沃市长铺路,堪称政治智慧与法律策略的完美结合。

要知道菲律宾选举署署长乔治·加西亚已经明确表示,杜特尔特可正常参加5月份的中期选举,一旦杜特尔特当选参议员或达沃市长,杜特尔特阵营将迎来翻盘机会,甚至东山再起。与菲律宾选举署的沟通工作是谁展开、实施的,大概率是萨拉或萨拉的亲信了。

第三个女人是杜特尔特的女友阿万塞尼,这位女士可谓女中豪杰。杜特尔特从香港乘机抵达马尼拉机场,刚一下飞机就被二十几名警察围住,其他随行人员都陷入错愕、不知所措时,阿万塞尼拿起手机就砸向抬手逮捕老杜的警察,硬是在那名警察头上砸出一个大包。

阿万塞尼从1996年开始就与杜特尔特一同生活,虽未被官方册封为“第一夫人”,但在杜特尔特执政期间多次以第一夫人身份出席国宴等正式场合,所以她对菲律宾法律有一定认识,应该清楚暴打警察的法律风险,但这从侧面说明她对杜特尔特的真诚和呵护。据悉菲律宾警方已宣布将对阿万塞尼提起“直接攻击罪”诉讼,最高可能面临6年监禁,

或许正是三位女士的带动,杜特尔特的支持者、盟友士气大振,支持率也一路攀升,其中杜特尔特的老家棉兰老岛,67%民众要求立即释放杜特尔特。

与此同时,马科斯阵营却有些力不从心,频繁露出“马脚”。此前马科斯阵营曾称从未接受ICC的指使,也未与其私下沟通,但菲参议院从通讯部长口中的得罪,逮捕杜特尔特后、发表声明前,ICC官员曾与马科斯总统府幕僚深度沟通长达3小时!

此外马科斯阵营表示逮捕杜特尔特是为配合国际刑事警察,这一行为符合菲律宾《第17号法案》。但这一理由也很快被打脸,菲律宾大学法学教授加特马坦撰文称,早在2016年菲律宾最高法院已经明确表示,任何国际条约、法规都不能凌驾于菲律宾宪法之上!

ICC的态度转变耐人寻味。这个曾强硬表态"必审杜特尔特"的机构,如今不仅暂缓指纹采集、允许家属探视,还将庭审推迟至9月。表面看是程序争议所致,实则暴露ICC的深层困境:既想维护国际司法权威,又忌惮菲律宾可能出现的街头动荡;既需回应西方人权组织的压力,又不想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值得玩味的是,三位女性的营救行动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伊梅在主权层面建立防火墙,阿万塞尼在舆论战场制造破局点,莎拉在法律层面开辟第二战场。这种立体化的危机应对,恰是政治世家在风暴中的生存智慧。

不过,73%的民意支持率仍是老杜的终极筹码。在菲律宾特有的"强人政治"传统下,这种支持完全可能转化为现实政治能量。更何况,莎拉已借探视机会将父亲塑造成"为国受难"的形象,这种悲情叙事在选举政治中往往具有核弹级威力。

原创:土豆

0 阅读:23

俊笙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