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芳生:日本籍演员在中国荧幕的逆袭路

娱圈速递点 2025-03-07 14:28:20

2006年的横店片场,29岁的芦芳生顶着烈日等待试镜。副导演打量着他深邃的轮廓,突然问道:“会说日语吗?”这个提问改变了他的命运。生于日本横滨、11岁才随教授父亲回国的他,就此开启“侵华日军”特型演员之路。

从《雪豹》里的冈本健一到《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山下奉武,芦芳生将反派演出了新高度。某次拍摄扫荡村庄的戏份时,围观群众入戏太深,竟向他扔石块。导演曹盾评价:“他眼里的阴鸷让人不寒而栗,这种天赋百年难遇。”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日军专业户”与刘亦菲竟是北电2002级进修班同学。当年26岁的芦芳生坐在教室里,看着15岁的刘亦菲带着《金粉世家》的光环入学,落差感油然而生。同班的黄渤后来回忆:“芳生总带着日式饭团来上课,说自己要补上表演启蒙这堂课。”

那段日子,他清晨五点就在操场练习普通话,晚上蹭表演系本科生的排练。当刘亦菲凭《仙剑奇侠传》火遍亚洲时,他还在剧组当群演,最穷时靠剧组盒饭度日。这种蛰伏持续了整整五年,直到《雪豹》导演发现他的语言优势。

2016年《黑狐》杀青宴上,芦芳生做出惊人决定——推掉三部抗战剧邀约。经纪人急得拍桌:“你疯了吗?现在抗战剧片酬涨到30万一集了!”但他清楚地记得,某次回日本探亲,当地亲戚看到他的“鬼子”剧照时的异样眼光。

转型之路异常艰难。整整两年,他只能接到边缘角色,甚至重回话剧舞台。转机出现在2019年《长安十二时辰》选角,他带着万字人物小传争取“姚汝能”一角,细致到为角色设计了三套方言口音。这份执着打动了曹盾,也让他首次以正面形象亮相。

在《锦绣安宁》剧中“祠堂训子”的戏份,他即兴加入摔茶盏的细节,将封建家长的偏执演绎得淋漓尽致。

观众发现,摘掉军帽的芦芳生竟有惊人可塑性:在一部剧中,他饰演的温柔父亲与阴郁反派形成极致反差;都市剧《理想的城》里,他化身职场精英,谈判戏份被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

在流量至上的影视圈,芦芳生保持着老派演员的习惯。每接新戏必写人物小传,曾为《九州·海上牧云记》的牧云栾角色创作了2万字背景故事。

拍摄《您好!母亲大人》时,他提前三个月学习苏州评弹,生生练出了专业级的琵琶指法。

这种匠人精神与当下“1234567”念数字的乱象形成鲜明对比。有制片人透露:“现在剧组都抢着要他,虽然片酬只是流量明星的零头,但能省下十倍后期配音费。”

从“鬼子专业户”到“剧抛脸”,芦芳生用18年完成身份重构。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演员不该被国籍定义,就像好角色不该被正反派框定。”

这位日籍演员,正在中国荧幕上书写着独特的表演美学——既有武士道的专注,又带着京剧演员的魂。

0 阅读:61

娱圈速递点

简介:揭秘明星趣事,解析绯闻背后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