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急转!能源危机下或重启俄气供应,美式中间商遭反噬

国际纵横谈 2025-04-08 10:02:56

寒冬将至,欧洲能源危机再度亮起红灯。德国图林根州州长马里奥·福格特近日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让欧洲舆论场炸开了锅——"在俄乌冲突结束前提下,德国可能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这番表态不仅让外界看到柏林的政策转向,更暴露出欧洲在能源困局中"被美国薅羊毛"的窘境。

能源账单压垮民意,德国民众"忍无可忍"过去三年,德国人经历了从"能源道德家"到"天然气乞丐"的戏剧性转变。曾高举"制裁俄罗斯"旗帜的德国,如今却在天价能源账单前低下了头。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工业用电价格较2020年暴涨300%,普通家庭冬季取暖成本翻了五倍。更讽刺的是,当北溪管道完好时俄气价格仅40美元/兆瓦时,如今从美国进口的LNG却要价200美元——这中间的差价,全进了美国能源商的腰包。

"我们像傻子一样把金饭碗砸了。"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CEO的抱怨道出行业心声。两年前被神秘炸毁的北溪管道,如今成了德国政坛的"集体心病"——调查显示,78%的德国民众认为美国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柏林的"战略觉醒"与华盛顿的焦虑福格特的表态绝非偶然。这位基民盟要员直言:"是时候抛开天真了",暗指朔尔茨政府将道德绑架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政策失误。事实上,德国经济部已悄然重启与俄气公司的技术性谈判,斯洛伐克等国更早将俄气列为"战略储备"。这种转向让白宫坐立不安。美国能源巨头正加大游说力度,甚至放出"恢复俄气供应将触发制裁"的威胁。但欧洲企业已用脚投票——德国西门子、法国道达尔等企业近期密集访问莫斯科,寻求能源合作"破冰"。俄乌冲突:被能源账单倒逼的转折点?分析人士指出,欧洲能源困局正在改写俄乌冲突走向。当法国面包店因天然气断供倒闭、意大利工厂被迫停工时,"反战"民意开始动摇。欧盟统计局最新民调显示,54%的欧洲人认为"继续制裁俄罗斯弊大于利"。莫斯科显然嗅到了机会。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近日罕见示好:"能源合作永远向欧洲敞开大门"。但北约内部已出现裂痕,匈牙利、希腊等国近期悄然增加俄石油进口,与波兰等鹰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场能源博弈的最终走向,或许就藏在柏林街头抗议者的横幅里:"我们不要当美国的提款机!"当欧洲人算清能源账本,跨过意识形态的藩篱,俄乌冲突的"解题思路"或将迎来根本性转变。

1 阅读:15

国际纵横谈

简介:纵横国际时事,深度剖析全球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