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大佬先跑?朱啸虎退出人形机器人,打了谁的脸

侃说科技 2025-03-31 20:21:10

这世界变化快,快得让人有点儿晕车。

昨天还是指点江山、点石成金的“独角兽捕手”。

今天怎么就...

有点像公园里死活不肯用智能手机,还在琢磨公园相亲角哪个老太太面相旺夫的老大爷了?

没错,机哥我说的就是——朱啸虎。

那个投出饿了么、滴滴、小红书... 一堆亮瞎眼战绩的男人。

最近这位大佬一席话。

直接在投资圈里扔了个响炮:“人形机器人... 是退出的时机了。”

我勒个去。

大伙儿正削尖了脑袋往里冲。

杭州城西的咖啡馆里,据说挤满了想蹲宇树老股的投资人。

结果您老人家...

直接喊撤了?

不是... 朱老板,你认真的吗?

诶等等,让我这个吃瓜群众先收起震惊。

朱老板具体是咋说的来着?

大概是觉得吧...

人形机器人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烧钱的“花架子”。

商业化路径?看不清。

成本?高得离谱。

实用性?堪忧。

客户?主要还是高校、研究所、还有些“不差钱”的央国企...

朱老板觉得,这生意... 不性感,不持久!

甚至暗示,像宇树做人形,也是为了迎合市场“共识”。(不知道王兴兴听了作何感想~)

总结:基本面不行,动能投资玩玩得了,是时候溜了。

啧...听起来好像没毛病?

确实,人形机器人现在距离走进千家万户,感觉还隔着一个筋斗云的距离。

但是...

朱老板,你忘了你是谁了吗?

你是那个在2011年,外卖还是校园小打小闹时,就敢投饿了么张旭豪的猛人啊!

你是那个在2012年,打车软件刚冒头,就敢砸300万美元给滴滴,最后赚了快一千倍的大佬啊!

你是那个在2013年,就看到小仙女们分享购物心得的潜力,早期投了小红书的先知啊!

映客、ofo... 哪个风口你没站在浪尖上过?

当年你可是靠着对“强需求、快扩张”的敏锐嗅觉封神的!

怎么到了AI和硬科技时代...

画风就不对了?

当年错过头条。

你说是因为张一鸣“闷闷的,没啥匪气”。(不知道一鸣现在作何感想~)

缺乏“故事性和人设”。

好家伙,投项目还要看面相和剧本是吧?

这跟公园老大爷看面相有啥区别...

之前还放话“AGI是大忽悠”,“五年后没有独立大模型公司”。

结果DeepSeek出来,又说“快让我相信AGI了”,“估值多贵都愿意投”。

这... 川剧变脸都没您快啊。

而且金沙江的操作也让人看不懂。

一边退出了星海图、松延动力这些机器人公司。

一边又扭头投了另一家瑆爝机器人?

这是... 左右互搏?还是只想赚个快钱,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你说人家接盘的蚂蚁、IDG、高瓴都是傻子,看不懂项目?那也不现实啊。

感觉朱老板这套老互联网的“流量思维”和“闪电战”打法,到了硬科技这个需要长期主义、深耕技术的“阵地战”时代,有点... 水土不服?

就像用百米冲刺的经验去跑马拉松,前一百米贼快,后面可能就岔气了。

行吧,大佬的算盘咱小散看不懂。

那这人形机器人的风口,到底是“真香”还是“虚火”?

先看看场子有多热。

Dealroom数据说,去年(2024)全球AI初创融了1100亿美元,暴涨62%,其他科技领域投资反而跌了12%。

啥概念?就是钱都往AI这儿涌了,跟下饺子似的!

早期AI公司估值那叫一个高啊,中位数都飙到八千多万美元,成立才一两年。

这热度... 说没泡沫,鬼信啊?

但是,你再看看大佬们在干嘛?

Figure AI,据说已经拿到俩客户订单,未来几年要交付十万台?

马斯克的擎天柱,目标是后年(2026)干到五万台?(马老板的话,先打个三折听~)

国内的宇树,不说那5000家需求真假,在工业巡检、物流领域也是在探索的。

最关键的是!

国家队下场了啊,“新质生产力”,“具身智能”写入Z府工作报告。

广东这种地方的大佬,一天考察四家机器人公司。

工信部还说2025年要实现“批量生产”。

而且你看看现在,国资都快成机器人赛道投资的主力军了,占比超四成。

这已经不是资本的游戏了,这是牌桌上直接坐下来一位拿着国家信用背书的“巨佬”了。

所以你看。

一边是投资大佬泼冷水,喊着“泡沫,快跑!”

一边是产业玩家埋头干,喊着“量产,落地!”

一边是国家政策吹暖风,喊着“加油,支持!”

朱老板说商业化不行,成本高。

没错,现在确实贵,场景也有限。

但技术进步的速度,有时候快得让你怀疑人生啊!

几年前谁能想到,现在手机都快卷到8000mAh电池了?

成本下降的速度,也可能超出“古典投资人”的想象。

他说客户不行,高校科研央企不持久。

嗯... 这个可能有道理。

但就像商场里的儿童乐园,本身不一定赚钱,但它能吸引带孩子的家长来消费啊。

人形机器人在特定场景,比如迎宾、展会,哪怕是跳个舞吸引眼球,能不能也算一种“引流型”商业模式的探索?(虽然听着还是有点扯~)

好吧好吧,我知道。

朱老板的谨慎也有他的道理。

毕竟投资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跟风炒作、估值上天是常态。

没有分歧,哪来的交易?大家互相道一声SB,然后各自安好。(手动狗头)

现在AI这么热,早期估值确实高得有点离谱。

后期投资人也确实更看重盈利能力了。

泡沫肯定是有的,挤挤更健康嘛。

但问题是,挤泡沫的方式,是像朱老板这样直接掀桌子走人,大喊“爷不玩了”?还是说,在泡沫里游泳,找到那些真正有技术、有潜力、估值相对合理的“硬核玩家”?这可能才是大佬们真正的分歧所在。

所以啊,这事儿闹得,我等吃瓜群众彻底懵逼了。

朱啸虎,这个昔日的“捕手”,这次是真的看走了眼,错过了又一个时代级的浪潮?

还是说,他是那个戳破皇帝新衣的小孩,保持着难得的清醒?

我们是该跟着大佬的判断,赶紧跑路?

还是该相信国家的大战略,以及那些埋头苦干的工程师们?

或者...

我还是先看看我的股票账户吧...

唉...

算了...

这世界,越来越看不懂了~ 大家说呢?

以上,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转发、爱心三连吧,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

侃说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