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扣费竟比高利贷还狠?
3月30日,据新闻报道,来自山西运城的一名男子,在社交平台上怒斥:明明距离出发还有4个月,提前改签机票不光没有改签成功不说,事前支付的15113元也仅仅只退费了850元。

男子表示,如果他是起飞前24小时内临时退,那他甘愿承担所有损失。
可提前四个月退票,竟还是让一万四千块就这样“打了水漂”,这也太黑心了!
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可直到后面听了某软件平台的回应,才发现平台暗藏的“扣费”陷阱,远比他想象中更不简单。

«——【·“天价退票费”的背后·】——»
据这位来自山西的周先生解释,他是在2月27日通过某旅行平台,精心挑选并购买了8月3日北京飞东京的4张家庭往返机票,花费了15113元。
他孩子现在在东京上学,一家人可能也就这一次机会,既是去看看她,也顺便旅旅游。
可谁能料到,今年3月,家里人的行程安排突然出现变动,无奈之下,周先生只好决定提前改签机票。

他想着,距离航班起飞还有足足四个月,这么长的提前量,改签手续费肯定不会太高,还能少扣点钱。
然而,当他打开旅行平台的页面时,却看到令人费解的“先退票后改签”提示。周先生没多想,便按照指示点击了退票。
可下一秒,犹如晴天霹雳,15113元的机票款瞬间化为乌有,平台仅退回了850元的税费。这简直不要太离谱!

要知道,按照民航行业的常规操作,提前如此之久退票,理应享受较高比例的退款,可如今这近乎“打劫”的扣费方式,让周先生难以接受。
愤怒的周先生第一反应就是联系平台客服,好不容易“人机”转“人工”了,客服竟先是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周先生,称是他“个人原因”导致的。
但当周先生据理力争时,客服又开始跟航空公司互相推诿,声称退改规则是由航司制定的,他们也无能为力。

周先生带着一肚子火,联系航空公司,没想到航空公司却表示根本未收到相关订票信息。
提前四个月退票,手续费竟高达94%,这无疑是在周先生的心口狠狠扎了一刀。他绝不甘心就这么吃个哑巴亏,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艰难维权之路·】——»
从 3 月底开始,周先生每天都要拨打十余次客服电话,起初,平台态度强硬,坚称 “系统自动扣费无法更改”。
可周先生岂是轻易妥协之人,在他持续不断的施压下,平台才极不情愿地做出了一点让步,分次退还了共计 4850 元。

然而,仍有近万元款项被平台以 “航司已锁定票款” 为由扣留。
航空公司明明表示未收到订票信息,平台却还在睁眼说瞎话,这种前后矛盾的回应,无疑是在公然挑战周先生的底线,也让这场维权之战变得愈发激烈。

无奈之下,周先生选择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到社交平台。没想到的是,这一行为,一下子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有人直言:“如果临期退票多扣点手续费,倒还能勉强理解,可提前 4 个月退票,还扣这么多钱,这不是明摆着的霸王条款吗?这票明明还能再卖给其他人啊!”

还有人痛心疾首地表示:“机票退票乱扣费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大家都怕麻烦,没人投诉,才让这些航空公司和平台有恃无恐,愈发嚣张。”
更有人分享自己的糟心经历:“我也遇到过航班无缘无故取消,结果退票还要收手续费,简直太不合理了,这不是坑消费者吗?”

在众多网友的声援中,周先生的维权之路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但前方依旧荆棘密布。
平台那隐藏在暗处的 “扣费陷阱”,到底还要坑害多少消费者?
另一位来自珠海的周先生,对此十分有发言权,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揭开这行业黑幕的冰山一角。

«——【·平台暗藏扣费陷阱·】——»
2024年11月2日,珠海的周先生为朋友购置四张悉尼飞香港的国泰航空机票,总价 14232 元,起飞时间定在11月26日。
本是一番好心,却在支付完成后,周先生猛然察觉,飞机抵达香港的时间为 21:30,而港珠澳大桥通关旅检大厅 22 时截止,这时间安排,无疑给朋友的行程带来极大不便。
意识到买错时间的周先生,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马上想到申请改退签,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目瞪口呆。

退票页面显示,竟被扣除 9240 元,仅退回 4992 元税费。
周先生震惊之余,试图撤销退票,然而平台那 “撤销退票” 功能,简直是形同虚设,短短十分钟,票款就被无情 “宣判死刑”。

满心愤懑的周先生,转而向消协投诉,期望能讨回公道。但两次投诉等来的,却是平台与航司坚称收费合理。
周先生并不认可这个结果,调解最终失败。这一桩桩案例,将在线航班票务平台的丑陋嘴脸暴露无遗。

退改规则就像黑暗中的谜团,平台常常把关键条款藏在折叠页面,让消费者在不知情中 “入坑”。
责任界定更是模糊不清,平台与航司一唱一和,互相推诿责任,已然成为应对消费者的标准流程。

当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调解都无法打破这不对等的关系时,普通旅客想要维权,谈何容易?其成本之高,已远超常人承受范围。
要想根治这一乱象,监管部门必须有所作为,尽快出台阶梯式手续费上限标准,给平台的乱扣费行为套上 “紧箍咒”。
同时,建立第三方资金存管机制,杜绝平台挪用票款的乱象。

在此之前,消费者也只能自己多加小心,购票时深思熟虑,一旦涉及退票,务必保存好完整交易凭证,仔细核对退改条款。
毕竟一次手滑,半年积蓄便可能瞬间化为泡影,消费者实在伤不起!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