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起更死不起!殡仪馆纸棺材880,念两分钟悼词1200,凭什么?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4-13 02:47:46

“逝者为重”这个词原来只是对亲属说的,殡仪馆竟然开始在“逝者”身上做文章,榨取老百姓的口袋。

一个纸扎的棺材就要880元,两分钟悼词读完就要1200,整个流程下来快万元,这难道不算是欺诈吗!

为何殡仪馆收费如此离谱?丧葬乱象何时才能整治?

«——【·殡葬黑手,狠宰家属·】——»

4月4日大河报专门报道了“殡仪馆强制消费”的乱象,不少人看完人都傻了,一直以为殡仪馆只是一个处理逝者身后事的场所,没想到,它竟然是个“销金窟”!

利用民间 “三日火化” 的传统习俗,殡仪馆工作人员一上来会一脸无奈地以“排队人太多”为借口暗示家属,如果不选择所谓的告别仪式服务,那就只能“死等”,最少8天起步。

那么前面有没有排队等着火化的,只有心里有鬼的他们知道。这哪里是选择,分明是把逝者家属逼上了道德高地。

毕竟,没有哪个家属忍心看着亲人的遗体在冷冰冰的停尸间多停放哪怕一天。而那种违背传统习俗带来的心理压力,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他们无路可退,只能乖乖就范,被迫消费。而举办一场所谓的 “告别仪式”,这其中的猫腻可就多了。

光租用那狭小得不足十平米的告别室,短短几小时就要200块;摆放几盆明显是重复利用的绿植,竟狮子大开口要价 590 元;

更离谱的是,一份毫无诚意、两分钟就能念完的通用悼词,收费居然高达 1200 元。而在电子屏上播放逝者照片,仅仅10分钟,就要收取 500 元。

花圈租赁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一个花圈租金 100 元,租九个就得 900 元,关键是这花圈租完 10 分钟仪式一结束,还必须得还回去,根本带不走。

要知道,在外面的市场上,一个花圈成本才 20 多元,可家属们为了图方便,避免搬运众多大花圈的麻烦,也只能无奈选择租用殡仪馆的高价花圈。

还有那接灵纳灵收费 280 元、扶灵 600 元、净灵 120 元,可实际上,这些服务不过是把逝者遗体从停尸房用推车推到不远处的告别厅,再从告别厅推到近在咫尺的火化炉罢了。

就这短短几十米的距离,殡仪馆却巧妙地拆解成多个收费环节,每个环节都明码标价,且价格高得离谱。

殡仪馆实际付出的成本极低,却能让家属们掏出数千元的冤枉钱。普通人竟是连死都死不起了?

没经历过亲人离世的人一开始还不明白,人都已经离世了,殡仪馆还能怎么坑人呢?

但现实却无比残酷,恰恰是因为逝者已逝,家属又深陷悲痛,殡仪馆便趁机这些所谓的 “服务”,大做文章。

«——【·趁悲敛财·】——»

如果说前面的告别仪式收费已让人瞠目结舌,那火化环节简直就是殡仪馆毫无底线敛财的“重灾区”。

铺在火化坑的毯子,那不过是成本不足五十元的普通物件,到了殡仪馆手里,竟能摇身一变,以近三百元的高价卖给家属。

更过分的是,家属想要亲眼见证亲人最后入炉的那一刻,这本是人之常情,却被殡仪馆硬生生设置了一道金钱门槛——需额外支付“观化费”。

难道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也成了殡仪馆用来赚钱的工具?

而领取骨灰,这本应是家属最基本、最天然的权利,如今却被无情地绑定在必须购买“认领牌”的前提之下。

没有这块小小的牌子,家属甚至无法顺利带走亲人的骨灰,让人不由得满头问号?

还有那些所谓标价近千元的“环保棺木”,仔细一看,不过是用厚纸板制成的简易容器罢了,成本低得可怜,却敢狮子大开口要价800元。

殡仪馆这般操作,完全就是在利用家属对逝者的悲痛与恍惚,将死亡变成一场疯狂的敛财盛宴。可面对如此离谱的收费,家属们又能如何呢?

老人已逝,家属们满心悲痛,在这个时候,若因为这些乱收费问题与殡仪馆争吵、打官司,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毕竟人都已经走了,闹起来不仅自己心力交瘁,传出去还可能被旁人指指点点,扣上“不孝”的帽子。

殡仪馆正是把家属们这种悲痛中的心理弱点拿捏得死死的,他们把每个不合理的服务项目都精心包装成“对逝者的尊重”。

可实际上,这不过是他们利用生者情感软肋,进行赤裸裸勒索的遮羞布。

«——【·重拳出击·】——»

在其他行业,一旦出现价格欺诈行为,消费者必定群起而攻之。可到了殡仪馆这儿,情况却截然不同。

他们仗着“特殊行业”这块遮羞布,肆意妄为,而多数家属即便在事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被狠狠宰了一刀,可碍于 “死者为大” 这一传统观念,往往选择默默咽下这口气,选择隐忍。

家属们的这种无奈之举,无疑是在变相地助长殡葬行业的嚣张气焰,让他们愈发肆无忌惮,乱收费现象也愈发猖獗。

早在2018年6月,民政部等九部门就已联合印发《全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意对殡葬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种乱象来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扫除。

然而殡葬行业的沉疴旧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愈的,面对乱象,监管部门必须以雷霆手段加强对殡葬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

对殡葬服务价格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成本公开透明,定价合理公正,坚决杜绝恶意涨价、诱导消费等恶劣行为。

另外,也要坚持 “厚养薄葬” 的传统价值理念。把对亲人的关爱更多地体现在生前的悉心照料上,在亲人离世后,让殡葬回归其纯粹的意义。

参考资料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