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一阶段前半程告于段落,之余我们的苏宁而言,7轮11分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分数,但平鲁能,连输恒大和申花,侥幸的战平深圳,靠着裁判的哨子赢的大连,这样的比赛过程,恐怕很难让江苏球迷感到满意的背后,现在的苏宁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

众所周知从去年开始,奥拉罗尤就在把苏宁往传控的路线去转;本赛季苏宁场均54.1%的控球率和55.4%的进攻主导率都位居联赛第四。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苏宁控球率+进攻主导率都很高的比赛,成绩并不理想。输申花那场控球率61.7%,进攻主导率更是达到了68.4%;打恒大那场进攻主导率也达到了59.4%,控球率52.7%;反之打富力,苏宁控球率40.4%,进攻主导率44.4%都为赛季最低,反倒是赢的最为轻松的一战。
那么话说回来,为何在苏宁的比赛中,控球率和进攻主导率不会对比赛结果带来直接影响?可以从传球数据找到答案。本赛季苏宁有16名出场时间超过200分钟的球员(基本可以解读为这16人是球队主要框架),除了新援瓦卡索和张诚外,剩下14个人有12个人场均传球次数出现了下滑,仅有的两个场均传球数上涨的是李昂和米兰达这两个中后卫。由于中后卫的位置必然会非常靠后,让中后卫更多的触球,意味着苏宁习惯的控球区域比较靠后。

当特谢拉+埃德尔+桑蒂尼三大前锋合起来场均传球数跟李昂一个人的场均传球数相差无几,直接导致了苏宁本赛季场均突破、传中、30米区域传球数、在禁区内射门、射正数都在往下走;当多项进攻数据直线下滑,埃德尔、特谢拉、桑蒂尼这三大外援前锋,包括经常后插上的吴曦进攻数据也都在往下走,球队创造机会能力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实际上苏宁最有威胁的进攻招数还是特谢拉的单干。然而特谢拉的单干跟传控体系又有什么关系呢?反倒是打恒大和打深圳,李昂跟顾超的先后送礼,正是全队过于追求传控,反而在危险区域处理球不够果断所引发的。

当然把球更多的控制在脚下,也意味着苏宁的防线压力会被减轻;而今年苏宁的抢断和解围要比去年多,但犯规和黄牌也要多过去年,拦截则在减少,只能说明苏宁的防守水准跟去年基本上是半斤八两的水准。当苏宁坚持打传控,或者说是已经有些沉迷于传控,却发现创造机会能力并没有提升,防守水平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提升,可以说苏宁现在打的是一套缺乏攻击力度+缺乏节奏,纯看特谢拉单干的伪传控!到底是苏宁的球员踢不了传控,还是奥拉罗尤的团队不会带传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