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5比0大胜富力,看起来曾经精彩火爆的广州德比,正成为失去趣味的对决。申花3比2赢下了深圳,这对于正饱受质疑的申花而言,有可能是一针强心剂。

那么这两场比赛有何共通之处?那就是善于抓反击的球队获得了胜利。考虑到恒大前场小快灵的操作从去年13连胜就开始了,大家不会觉得意外;但申花弃用前场双高,玩一出小快灵则出乎了外界的意料。
那么话说回来,为何申花要在打深圳的比赛改变打法?很大程度上是打恒大那场,打了一整场高球却发现打不进去的连锁反应;当所有人都知道申花的进攻只有两边起球找禁区内高点这一招,把防守重心完全放在了边路封传中这一环节时,申花这一变,反倒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当然复赛以来通过反击破门的也不仅仅是申花和恒大,首轮比赛永昌,上港,大连等队都利用反击直接攻破对方的球门,泰达的进球也是反击创造出的任意球攻门打进去的。当打反击成了很多球队共同的选择,且不少强队也加入了反击的行列,这是苏宁可以去效仿的。而苏宁前面有中超单兵能力最强的特谢拉,埃德尔也是一个有速度,有单兵能力的前锋,且江苏足球还是有防守反击传统的,单就打反击的资源来说,苏宁是有先天优势的。然而在奥拉罗尤的苏宁手下,反击却逐渐受到了“忽略”;究其原因在于奥拉罗尤是个冠军教练,他一心想带队打传控,打进攻,他是把苏宁当成强队来带。
其实奥拉罗尤的理念没什么问题,甚至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打进攻跟打反击并没有冲突,毕竟一场比赛不可能永远是苏宁进攻,别人防守,而打建业,埃德尔制造的点球,实际上就是通过反击获得的。然而在奥拉罗尤手下,苏宁的反击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特谢拉和埃德尔单干,并没有拿出太多的反击套路;相反我们可以看看恒大的反击,谁传谁跑谁接应,谁在前点,谁在后点,分工都很明确,当每个人都可以负责最后一传,都可以成为无球跑动者,也都可以完成最后一射的背景下,现在恒大的反击早就从单兵反击升级为全魔共舞了。而申花的反击打到前场还是靠个别球员的个人突击,但是在中路推进的时候,还是好几个球员一起来承担。而上港的反击也是类似的情况,虽然跑身后的是洛佩斯,但胡尔克,奥斯卡,艾哈迈多夫都可以传球。永昌第一轮打进了那个连续传切后的配合,更是教科书般的反击套路。
当中超诸强用团队反击战打得对方防不胜防,而苏宁拥有非常出色的反击资源,却把反击变成了个人战,这是值得苏宁反思的。一向不喜欢承认错误的奥拉罗尤,能否做出主动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