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运40挺勃然轻机枪,却要配很多发子弹,这到底是啥搭配?

汽车有智慧吖 2025-04-16 14:38:09

讲述石家庄战役时,提及第3军守军弹药状况,重点讨论了通过空运方式进行弹药输送的情况。

为何选择空运?

1947年秋季,华北国民党军已无法与石家庄守军保持陆路联络,导致据守石家庄的第3军实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在此情境下,人员流动与弹药补给主要依赖空运实现。

空运耗费大量空军力量,加之华北战场向东北调拨六师援军,致使机动兵力匮乏。

华北方面电请调石家庄1团守军至南京,但老蒋与陈诚认为石家庄现有正规军及保安团共10团,兵力充足,遂令第3军抽调1师1团北上保定,作为机动力量。

陆路交通中断后,第3军军长罗历戎亲自带领第7师及配属第66团北上,最终在清风店被晋察冀野战军包围并歼灭。

老蒋认为石家庄守军不足,决定除从保定空运一团增援外,还需为守军增强武器弹药配备,以确保防御力量。

因此,发布了增补40挺机枪及100万发子弹的批准指令。

接到命令,国民党联勤与空军部门迅速行动,三日内空运到位:40挺勃然轻机枪、921000发七九子弹、12000发六五子弹,及225发八二迫击炮、200发六零迫击炮弹、1900枚手榴弹。

子弹略有不足,但补充了几百发迫击炮弹及近两千枚手榴弹,整体弹药储备得以平衡。

且此为截至10月30日的空运数据,石家庄战役始于11月6日,因此子弹缺额可能在后续得到补充。

问题浮现:为何采用奇特配置——40挺勃然轻机枪搭配100万发子弹?

首先,明确“勃然轻机枪”并非特殊武器,其有效运作需依赖充足的弹药配备。

勃然轻机枪是布伦轻机枪的衍生型,国民党军当时使用的是加拿大生产版本,故亦称“加拿大机枪”。

国民党军最初所获版本为驻印军0.303英寸(7.7毫米)口径机枪,故称“三零三机枪”。因该口径弹药与主流7.92毫米机枪弹不兼容,加拿大随后生产7.92毫米口径版本,即“七九勃然”。

此轻机枪性能优于国府自产的捷克式,故在国民党军精锐中广泛配备;然其仍为轻机枪,配备级别与数量与捷克式机枪无异。

第3军隶属胡宗南系统的中央军,但其装备主要以国械为主。

该军在石家庄获日军大量武器,掷弹筒等留用,其余或配给保安团。自身装备未变,仅增少量冲锋枪、六零炮等强化火力。

石家庄战役缴获轻重机枪共745挺,多为轻机枪,相对于24000人的守军,此数量已颇为可观。

石家庄守军就机枪数量而言,实则并不匮乏。

故此40挺勃然轻机枪的增援,实为象征性“慰藉”,旨在表明南京方面对此亦有所关注。

核心在于100万发子弹,大部分是七九型子弹。

第3军(仅余第32师)装备以七九口径机枪、步枪为主,故90多万发同口径子弹的划拨,能显著提升其火力。

当地保安团队装备日式枪械,因备有日式弹药库存,故补充量较少,库存量却足以满足需求。

因此,批准的100万发子弹并非用于40挺勃然轻机枪,而是旨在加强第3军留守主力第32师的火力。

相较于子弹的充足供应,所分配的炮弹数量明显不足。

老蒋可能认为华北我军炮火充足,无需给第3军留守部队大量炮弹,因为国民党军自身炮弹储备亦不充裕。

我军为解放石家庄,集结强大炮兵,含晋察冀炮兵旅及华东调来的榴弹炮营,备有炮弹8万余发,含迫击炮弹。

在炮兵强大支援下,各步兵单位勇猛冲锋,仅用六天便成功歼灭石家庄守军。

攻坚战进展迅速,国民党军大批弹药未及动用即被缴,总计超150万发,远超我军战役筹备量,此即前述情形。

0 阅读:0

汽车有智慧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