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无情的魔神当道,誓要荡平仙门,三界四洲难逃生灵涂炭。
想要破局,唯有仙派首宗掌门之女回到他成为魔神之前,阻止这场浩劫……
这是罗云熙和白鹿的新剧《长月烬明》的开端,似乎透着股熟悉的味道?
但往下看,却发现这次不一样。
女主黎苏苏通过“过去镜”回到五百年前,才发现男主澹台烬还只是身处敌国的质子。
此时的他孱弱不堪,受尽欺凌折辱,妥妥的小可怜一枚。
她呢,却成了嚣张跋扈的将军之女,为祸四方,无恶不作。
澹台烬是她的夫君,而欺辱他最狠的人,正是她自己……
嗯,他们在玩一种很新的“前世今生”。
剧情不落窠臼,总体没让人失望,也算松一口气。
毕竟很多人对这部剧的期待,可是从当初官宣定妆照就开始了。
角色颜值自不必说,从主角到配角,各个都被夸过“天选古人”。
但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那浓墨重彩的敦煌风。
惊艳全网的十二神海报,借鉴了敦煌飞天壁画,一眼看不完的浓郁古典。
十二神既有威严肃穆的疏离感,也有广爱世人的亲切感。
赤、青、黑、白、黄的五色相,既描摹众生万象,也突显神佛庄重。
恢宏厚重的故事背景,就此奠定。
框架之下,妆造也有许多值得考究的细节——
从路透和十二神海报来看,确实吸睛。
浓郁古典的敦煌神话,壁画飞天的质感,西域的璎珞配饰结合雅丹地貌的奇幻色彩。
佐以敦煌灿烂的赤、青、黑、白、黄五色相,众生相的浓墨重彩。
尤其在如今“丧葬风”横行的仙侠剧中,这倒是独一份的手笔,可见剧组的用心。
频频放出的路透中,值得一提的是罗云熙的装扮,真丝材质,拓印莫高窟壁画花纹。
垂感而不四方,素雅中又不失质感。
莲花垂目,眼含慈悲,为爱而甘愿陨落的魔神,还原了水月观音的色彩。
而臂钏和披帛更是点睛之笔。
因为影视剧中常见臂钏用于女子,所以会被当做女性化的饰品。
早在《正字通·金部》中就记载:“古男女通用,今惟女饰有之。”
早期隋唐壁画中,即可见臂钏是男女皆可佩戴的饰物,用于固定银花或金银粉绘画的薄纱罗制作的披帛。
而披帛正是飞天的元素,西域风情被狠狠拿捏。
绕肩曳地,以仙之姿。
女主官宣的造型,华丽的头饰,飘逸的造型。
飞天的形态尽显其中,线条明显,色彩深重。
沙漠背景,敦煌古风的结合,敦煌质感跃然纸上。
女二号叶冰裳造型同样出彩,头戴珍珠灵蛇冠,金银细工,镶嵌珍珠。
灵蛇有特异功能,有智慧,同时也有邪恶的一面,契合她面若观音,实则腹黑的形象。
白玉如意腰链,金丝绣提花丝绸云褶裙,衣袂飘飘,活脱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仙女。
结印布法手势常常也是仙侠剧中易忽略的一点,而在海报中,可明显看出区别。
此姿态乃佛说法时所结的印相,此印表以法轮摧破烦恼,使身心清净。
细节之处,彰显心意。
此般种种都给我营造了大漠黄沙、胡杨红柳,和消失已久的敦煌生命力。
直到我打开了正在热播的作品。
敦煌的每一块砖垒,都堆砌着历史的风尘,每一笔颜墨,都勾勒着时间的足迹。
因此,以敦煌文明作为灵感来源的《长月烬明》,已然赢在了底蕴的起跑线上。
而制作团队特地前往敦煌采风、调研,更是难得一见的用心。
这部剧能成为爆款,也不足为怪了。
然而,它越是被夸“用心”,我越是很难高兴。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成了那个传说中“饿久了的人”——
当有人把馒头和烧鸡放在他面前,他吃得狼吞虎咽。
你要问馒头和烧鸡是什么山珍海味吗?显然不是。
但对长期吃糠咽菜的他而言,无疑香极了。
一部剧只是“用心还原国风”,便被如潮夸赞,
这显露出的,难道不是一种心虚和遗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