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发现,父母的很多习惯都是对的

向真说情感生活 2025-04-19 11:42:56

你好啊,我是小舟姑娘。

当我逐渐靠近父母当年的年纪时,恍然间发现,我们的很多观念渐渐趋同了。

此时的我不得不承认,原来父母的很多习惯都是对的。

1、手头要留点现金

我妈经常对我念叨,手里一定要备点现金,关键时刻有急用。

我之前听不进去,认为现在移动支付很方便,不管走到哪里,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付款。

就连在我们老家那个18线小县城的老菜市场买菜,几乎全都使用手机付款了。

我和猪队友平时都没有留现金的习惯,一年到头唯一能摸到现金的机会,还是过年给小孩儿发压岁钱的时候。

直到去年有一次,我俩在老家的车站买票时,工作人员说系统瘫痪,售票机不能用,只能到窗口现金购票。

猪队友跑到站内卖零食烟酒的小摊贩那里换现金,回来时说100块只换到了95块的现金。

我真是哭笑不得,这种串通一气的小把戏,没想到2024年了都还有人在用。

从那以后,不管去哪儿,我们都随身带着几百块钱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2、衣服在精不在多

我妈的衣服全部是实体店买的,看得见,摸得着,质量也不错,加上她会打理,衣服一直保存得很好。

我妈认为衣服就得像她这样,在精不在多,买的时候就买好的,能穿好些年。

她还举例说,她在10年前买的那件波司登,直到今天穿上身还是很暖和;还有她在8年前买的一双康奈的皮鞋,越穿越舒服……

我认为她说得不对,衣服在精不在多有2个前提条件:一是衣服打理得好,二是身材管理得好。

我妈的身材很清瘦,几十年来一直都是90多斤,怎么吃都不胖,羡煞了周围一众婶娘邻居。她从来就没有身材走样的烦恼,所以衣服才那么经穿。

可我不一样啊,自从毕业以来,眼看着体重从90斤一路涨到100斤,最后飙到了110斤,以前的衣服怎么套都穿不下,不得不重新买新的。

刚毕业那几年,我真的没少买衣服,其中网红款居多,大多图款式新奇好看。

随着年纪增长,我的审美总算跟上了,看着过去买的那些裙子裤子,丑到伤眼,之后又开始了漫长的断舍离。

现在我再买衣服时,冲动少了,克制多了,渐渐认同了我妈的观念,尽量买质感好、能百搭的基础款,争取少买一件,多穿一次。

3、不被消费主义洗脑

我爸妈基本不网购,也不参与网红经济,所以不容易被消费主义洗脑。

他们的每一笔消费都在线下,实实在在的面对面消费,买的东西也是绝对的物尽其用,心中有数,花钱有分寸,节约到极致。

我和猪队友的消费理念却截然不同,我俩觉得“每天一杯奶茶不要紧”,“工作这么累了,吃顿大餐犒劳下自己”,为了消费想了许多许多的理由,更买过很多鸡肋又不实用的东西。

之前为了洗鞋子,猪队友买过洗鞋机、刷鞋神器,小白膏、洗鞋粉,泡腾片……

总之没少折腾,最后又用回了最原始的洗鞋方式,一把刷子,加上一块老肥皂。

其实,咱们普通人在生活中能用到的物品就那么多,但资本市场为了割韭菜,会衍生出各种概念,吸引人买买买。

就像护肤本来可以很简单,但资本硬是衍生出了几百个护肤和彩妆品类,诱惑爱美人士种草剁手,很多还没用完就过期了。

所以,我爸妈能忍住资本的洗脑,坚持自己的消费习惯,算是很有意志力了。

4、努力攒钱

她妈是我家的攒钱能手,她攒钱有多牛呢?

2018年我要买房时,我妈一口气拿出大几十万帮我付首付,把我和我爸都震惊到了。

不久以后,她又再次大手笔地帮我清空房贷,顺便把车位一起买了,我就只需要负责简单装修和买买家电。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房地产不景气,买涨不买跌,我妈还想着再买个商铺投资呢。

我妈今年已经50多岁了,早已退休,每个月领着几千块养老金,偶尔收收租,再打打小麻将,小日子过得安逸又自在,这都得益于她很早就开始攒钱了。

说实话,等我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生活还不一定有我妈那么潇洒。

谁知道那时候社.保会不会又延长到25年,30年啊,我们这代人养.老还得靠自己。

我爸妈早年的收入并不高,大部分存款是纯靠节流攒下来的,她常说钱是攒出来的,当初年轻气盛的我不相信,固执地认为钱是挣出来的,还试图纠正我妈的观点。

挨过不少毒打以后,我才不得不承认,开源很重要,节流更重要,我妈说得有道理。

对咱们普通人而言,除了上班,哪来那么多挣钱渠道,不被骗钱就算不错了。

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钱就是一点一点省出来的,省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当初的我对父母的这些习惯嗤之以鼻,以为他们一辈子在小县城,没见过大世界,我要帮助他们更新理念,教会他们享受生活。

回过头却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大城市”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那么正确,很多人被消费主义洗脑了,月月光的不在少数。反而父母那些朴素、低调的生活哲学,才是真正值得我去学习和坚持的。

0 阅读:0

向真说情感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