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南极科考站数量:美国有6座,日本有4座,中国有几座?

宝粉看时尚 2024-12-09 21:46:36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南极上是否真的有常驻居民,人们是如何在南极进行生活的。

其实南极上并没有人类常驻的居民,但却有多国在此建立起科学考察站。

前不久,我国也是正式加入了到这项行列中去,这也让人们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群科学考察事业中,美国、日本和我国在南极上有着多少个南极科考站。

在南极这个被冰雪覆盖的地方,有多国正在这里进行着科学考察,比起北极,这里的人口密度要低得多。

在南极大陆的最边缘,有30个国家设置了科考站,负责对南极地区进行探测与研究,但由于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严酷,因此不可能有常驻人员。

现如今,超过80个国家已经加入到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行列。

其中俄罗斯占着绝对优势,在这方面就建立了8个科研站。

那么,南极上,有哪几国在进行科研实验,他们的科研站又分布在哪里呢?

美国在南极的科研站。

美国是一个热爱科研的国家,也非常愿意与他国进行合作研究,所以在南极方面就设置了6个科研站。

这些美国驻地虽然数量并不算多,但其面积占比却达到四分之一,这些美国设立的科研站主要分布于罗斯海、阿蒙森海等偏南地区,这些科研站分别为麦克默多站、阿蒙森-斯科特站、佛尔克纳堡基地以及罗斯冰架基地等。

具体来说,麦克默多站建立于1956年,是由勃朗斯基及其团队共同修建起来的,是美国在南极地区最大的科考基地,所处地区是维多利亚湖附近。

千年前,维多利亚湖地区便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而随着气候不断变暖,这片冰雪逐渐融化,形成了美丽的维多利亚湖,而湖泊中埋藏着丰富的地质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气候变化。

而麦克默多站正是为了对这些资料进行挖掘和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规律,也向世人证明了美国在科研方面的实力和决心。1901年,还有一艘名叫麦克默多的小船遇险漂泊至此地,从此,这座站点便以船名命名为麦克默多站。

如今的麦克默多站是一座大型永久性居民科学站,同时还配备着航空基地,为科考队员提供便利。

而美国的第二大驻地阿蒙森-斯科特站则离南极点仅有约1.5公里远,是位于地理南极点处的一座永久性科学站,主要用于对南极洲的科学研究,是国际气候观测研究网络(CMO)的一部分。

该站分为冬季常驻区和夏季流动式两个区域,其中流动式主要用于鼻子孔冰芯研究。

在1930年建成了第一个版本,如今这个临时性住房已经发展为一座永久性居民地,工作区则设在坡上,里面有各式各样的设计室,还配备着各种设备和功能区,包括机械工程、制冷、电子、金属加工、橡胶、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六个功能区。

每年5月到次年9月,会将整个主楼搬至坡下,直到次年圣诞节,再搬回坡上。

此外,美国大范围的考察队还有罗斯冰架基地,这里主要用于气象观测和地球物理研究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仪器加入到我们的观测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优秀人才,为罗斯冰架基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本在南极的科研考察

日本是日本科学界共同组建起来的一支庞大的科研团队,每年都有大批精通英语、汉语或法语等多种语言的高级技术人员前往南极进行工作,以便加强南极合作研究。

日本在1980年曾计划将他们的一处西五冰川基地正式转换为冰钻探研究所,由于日本当时还没有在南极建立常驻考察基地,因此决定先申请建立一个夏季冰钻探基地。

此后,从1982年至1983年,日本已成功进行了五个钻孔活工作,并计划此后一年继续进行四个钻孔作业。

1983年,日本开始将西五冰川夏季冰钻探基地转型为东崎常年冰冻基地,该基地设立后成为日本在东南半岛的第一处常年冰冻基地,并为后来的科学观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7年,东崎常年冰冻基地搬迁至三东原县,现如今这里是日本日本第五个常年冻土基地所在地,并且名字也改为了向阳湖路冰原常年冻土基。

如今日本在南极一共有4个科考站,所在位置主要分布在东南半岛和拉斯曼之地这两个地区。

中国在南极的科研进展。

从1984年开始,中国便正式踏上了求索南极的旅程,并计划将此地打造成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科研中心。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将中国科学家联合会正式成立,并任命首位研究员唐晓林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2005年,我国派出17人的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按照国际规定,在中国科学大会的指导下,对我国第一座正在申请中的“长城”号科考船进行了认证工作。

现如今,我国已建立起5个科考站,并正在进一步扩展其研究能力。

这些科考站三个位于长城要塞和两个分别叫做“中林”和“突破”的其他两个地点,其中,“突破”科考站于2019年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

然而,要在这个冰天雪地、鸟兽不栖身的地方建造一座科考站实属不易,这是对我国科技的一次巨大的测试,因为这是全球最艰苦之地,自然条件也极其恶劣。

但我院这一次百战百胜,全凭设计图纸合理细致施工,以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竟然创造奇迹,不畏艰难险阻,在这片白色荒原上建造起一座坚实防抗风雪侵袭、大雪压顶以及严寒温度零下二三十度乃至于三四十度这样的神奇存在!

0 阅读:0

宝粉看时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