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资产"逆袭"!外资狂买中国债,普通人如何分杯羹?

海凝海 2025-03-13 18:18:48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人民币资产正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 "香饽饽",一场关于财富配置的变革悄然上演。在此背景下普通人如何能分杯羹? 外资狂购国债 全球资本派对近期,人民币资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放异彩,国债更是成为资金 "宠儿"。从市场表现来看,国债价格持续攀升,收益率不断下行,投资者对国债的购买热情居高不下。 在拍卖现场,机构投资者竞相出价,国债额度常常被迅速抢购一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债市场接连上演"开售即抢光"的盛况—— 我国发行的单期300亿元额度的储蓄国债,开售3分钟被抢购一空,银行网点排起百米长队; 记账式国债也不遑多让,外资通过"债券通"渠道单月净买入超6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如河南、广东等地专项债发行利率低至2.5%,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购倍数也超过了30倍。 而为何这些海外资本如此追捧我国国债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全球避险潮:美联储连续加息11次后,美债收益率冲高至5.2%,中国国债3.2%的票息吸引力陡增; 政策红利:中国取消QFII/RQFII投资额度限制,叠加人民币汇率企稳,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突破1.5万亿元; "去美元化"浪潮:沙特、伊朗等中东国家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债市成全球资产"避风港"。 为何实现逆袭 国内外齐推动那么国债又凭借什么能够实现此次“逆风翻盘”呢?主要还是国内外两个主要原因推动: 国内:政策组合拳 国内宽松:2024年央行三次降准释放超2万亿元流动性,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下行40个基点; 债务化解:财政部推出"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提升增强市场信心; 汇率护航:央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8%下调至0,人民币汇率波动收窄至7.15-7.35区间。 海外:全球资本迁徙 美债泡沫破裂风险:美国国债占GDP比例已超130%,若市场对债务轨迹的可持续性产生疑虑,可能引发抛售潮; 人民币资产"性价比革命":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上调至A1,外资持有中国国债占比从2010年的1.9%升至9.8%; 地缘经济重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40%,催生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需求。 普通人分羹指南 资产如何配置面对人民币资产的崛起,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其中,分享这一趋势带来的红利。 普通人的分羹指南,简而言之可以概括成为:不上当、不盲从、找对路。 国债投资:闭眼买?聪明买!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坑。警惕"高息国债"骗局(年化15%的虚假产品)、银行代销的"贴息债"合规风险、二级市场折价交易三个大坑! 优先选择财政部官网直销的储蓄国债,避开银行"搭售保险",财政部直销从源头上就有保障。另外还可以关注"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行情中长债更有利。 外资动向:跟着"聪明钱"抄作业 可以着重关注一下被疯狂买入的5年期国债、AAA级城投债、新能源产业债等等。 另外可以跟踪一下中债登的"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月度数据和路透社"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风向标"指数这两个指标。 人民币资产的崛起,尤其是国债市场的火爆,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财富视野。在这一趋势中,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路径。让我们抓住机遇,合理配置资产,在财富增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内容中基金及股票类型仅供展示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0 阅读:61

海凝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