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6 号晚上,WTT 仁川冠军赛男单决赛打完,韩国老将李尚洙输了比赛却赢了掌声。说句心里话,看他在场上挥拍时明显发不上力,胳膊甩出去都有点打晃,好多观众心里都跟着揪起来。谁能想到,这位 34 岁的老将几天前还在半决赛里把林昀儒拉下马,转头就在决赛被中国小将向鹏 4 比 0 横扫,这剧情反转得跟坐过山车似的。
说实话,李尚洙这次能打进决赛本身就是个奇迹。你想啊,他都退出韩国国家队了,平时训练条件跟国家队的小年轻没法比,愣是从资格赛一路杀上来,先后赢了勒布伦、林高远这些名将。尤其是半决赛对林昀儒那场,打满六局才分出胜负,赛后他右胳膊直接肿得跟小冬瓜似的,韩国媒体后来才曝出来,他第一局就肌肉拉伤了,硬是咬着牙扛完比赛。决赛那天,他胳膊根本抬不起来,接发球时球拍都有点握不住,还能坚持打完四局,真有点像老骑士明知打不赢,也要把长枪挺到最后一刻的劲儿。
这场比赛让咱老百姓也看出点门道来。韩国乒乓球这些年有点青黄不接,李尚洙都快退役了,还得扛着大旗往前冲。你看国际乒联的排名,韩国男乒世界前 100 就五个人,中国光 “00 后” 就占了小一半。就说向鹏吧,才 22 岁,正手一板冲杀跟装了弹簧似的,满场跑着打球,体力跟开了外挂一样。李尚洙不是技术不行,实在是岁数不饶人,加上伤病拖累,就像开了十年的老车,再怎么保养,也追不上刚出厂的新车跑得快。
网友经常说,中国乒乓球就像马拉松比赛里的领跑者,后面的队伍连影子都看不见。这话有点夸张,但道理没错。你看咱们的青训体系,全国有几百万孩子打乒乓球,光青少年比赛一年就好几百场,相当于给每个小苗苗都搭好了梯子,一步一步往上爬。韩国就不一样了,注册球员才十万出头,大部分孩子打打球当个兴趣,真要走职业道路,得自己花钱请教练,条件好点的还行,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就好比种树,咱们是一大片苗圃连着种,他们就零星几棵树在花盆里养,长成材的难度自然不一样。
李尚洙赛后晒了跟老婆吃美食的照片,配文说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我觉得吧,他这话里既有对职业生涯的释然,也有点无奈。他说以后要当教练,把 “快乐乒乓” 带给更多孩子,可韩国乒协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不是靠一个老将转型就能解决的。资金短缺、人才断层、训练体系落后,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坎儿。反观咱们,新生代选手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向鹏这次夺冠后,世界排名直接冲进前 15,后面还有林诗栋、蒯曼这些小年轻跟着往上赶,中国乒乓的人才库就像个活水潭,源源不断冒新水。
不过话说回来,体育比赛最有意思的就是充满变数。现在咱们领先,可不代表永远没人能追上。韩国乒乓要是能痛定思痛,从青训抓起,说不定哪天也能培养出自己的 “向鹏”。就像李尚洙这次虽败犹荣,他的坚持说不定能给韩国年轻选手打个样,告诉他们只要不放弃,总有机会往上冲。你觉得韩国乒乓能不能在未来追上咱们的脚步?或者说,咱们该怎么保持优势,不让后面的队伍赶上来?这些问题,可能得留给时间慢慢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