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三省共拥有28座机场,其中:
黑龙江省14座
哈尔滨太平、齐齐哈尔三家子、牡丹江海浪、佳木斯东郊、黑河瑷珲、漠河古莲、伊春林都、大庆萨尔图、鸡西兴凯湖、大兴安岭鄂伦春、抚远东极、建三江湿地、五大连池德都、绥芬河东宁
辽宁省8座
沈阳桃仙、丹东浪头、锦州锦州湾、朝阳、鞍山腾鳌、大连周水子、长海大长山岛、营口兰旗
吉林省6座
长春龙嘉、延吉朝阳川、白山长白山、通化三源浦、白城长安、松原查干湖
在2025年2月这个时间段,今年比去年少一天,加上春运提前,所以同比去年2月份有所下降。
2025年2月,东北地区28座机场:
旅客吞吐量854.9万人次,同比下降3.9%;
货邮吞吐量3.7万吨,同比下降13.9%;
飞机起降6.2万架次,同比下降2.5%。
那么,各省各机场具体表现怎么样呢?
一、东北三省:谁更强?
2月,东北三省的民航旅客吞吐量数据呈现出不同的规模和增速情况。
从旅客吞吐量规模看,三省呈现“辽宁领跑、黑龙江追赶、吉林垫底”的格局:
1.辽宁省:以369.4万人次居首,同比下降1.9%。尽管总量仍为东北第一,但增速较同期有所放缓。
2.黑龙江省:289.6万人次位列第二,同比下降2.0%,增速略逊于辽宁。
3.吉林省:196.0万人次排名第三,同比大幅下降10.0%,成为东北地区下滑最明显的省份。
整体来看,辽宁降幅最小(-1.9%),黑龙江次之(-2.0%),吉林受中小机场拖累降幅最大。
二、东北27座机场:吞吐量排名与层级划分
根据旅客吞吐量,东北机场可划分为以下三档:
第一档:百万级机场(4座)
第1:沈阳/桃仙208.5万人次,增长0.6%
第2:哈尔滨/太平237.3万人次,下降0.6%
第3:长春/龙嘉162.3万人次,下降7.4%
第4:大连/周水子153.4万人次,下降3.3%
沈阳桃仙与哈尔滨太平机场依旧是东北地区的两大客运主力,二者在百万级规模上,客运量较为接近,哈尔滨太平机场在旅客吞吐量上略胜一筹,但沈阳桃仙机场实现了正增长,展现出一定的发展活力。
长春龙嘉受省内需求疲软影响降幅显著;大连周水子等待新机场投用以突破瓶颈。
第二档:10万级,3座机场
第5:延吉/朝阳川14.1万人次,下降32.6%
第6:白山/长白山13.9万人次,下降10.7%
第7:牡丹江/海浪10.3万人次,下降18.0%
第二梯队机场普遍负增长,延吉朝阳川受国际航线收缩影响降幅超30%,区域旅游活力亟待恢复。
第三档:10万人次以下级,16座机场
第8:佳木斯/东郊11.9万人次,下降17.2%
第9:大庆/萨尔图8.5万人次,下降14.1%
第10:齐齐哈尔/三家子6.4万人次,增长7.3%
第11:鸡西/兴凯湖3.7万人次,下降24.7%
第12:黑河/瑷珲3.2万人次,增长78.5%
第13:漠河/古莲2.6万人次,增长26.6%
第14:通化/三源浦2.4万人次,下降16.4%
第15:丹东/浪头2.2万人次,下降40.5%
第16:锦州/锦州湾2.2万人次,下降25.2%
第17:伊春/林都1.9万人次,增长16.5%
第18:白城/长安1.9万人次,下降4.6%
第19:鞍山/腾鳌1.3万人次,下降13.0%
第20:营口/兰旗1.1万人次,下降45.6%
第21:松原/查干湖1.4万人次,增长16.4%
第22:大兴安岭/鄂伦春2.0万人次,增长32.7%
第23:抚远/东极0.6万人次,增长16.7%
这一档机场数量众多,旅客吞吐量规模较小。
其中黑河瑷珲、漠河古莲、伊春林都、松原查干湖、大兴安岭鄂伦春、抚远东极实现了正增长,尤其是黑河瑷珲增长幅度较大;
而其他多数机场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客吞吐量下滑。
第四档:1万人次以下级,4座机场
第24:朝阳0.8万人次,增长6.9%
第25:建三江/湿地0.8万人次,下降23.3%
第26:五大连池/德都0.4万人次,下降22.6%
第27:绥芬河/东宁-
这一档的机场旅客吞吐量最少。朝阳实现了正增长,而建三江湿地和五大连池德都则出现下滑。
绥芬河东宁机场将于3月30日开通固定航班,因此2月份还没有旅客。
从整体来看,2025年2月东北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有升有降,各机场发展态势不一。
百万级机场依旧是区域民航客运的核心力量,部分中小机场在困境中也展现出了增长的潜力。
总体看来2025年2月,东北民航市场结构性分化明显:
1.头部枢纽竞争胶着:哈尔滨太平凭借亚冬会冰雪优势超越沈阳桃仙,后面沈阳桃仙会发力。
2.中小机场冰火两重天:部分依托特色旅游的小机场逆势增长,而依赖单一产业的机场则面临严峻挑战。
3.未来突破口:深化“冰雪经济+边境游”战略,优化航线网络,或为东北民航注入新活力。
扫码获取2025年2月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数据。
窝堡国际机场
通化国际机场[点赞][点赞][点赞]
铁岭宇宙中心航空航天星际机场哪?一天外星人的吞吐量就得三个亿[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