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4月18日,台北地检署突然抓捕了多个国民党的要员,当天晚上,国民党的主席朱立伦就号召人员,要在4月26日进行集体抗议。
而同一时间,美国议员也乘坐飞机来到了台湾,和赖清德等民进党会面,在中美关税大战中,美国处于下风的背景下,美国这时候来到台湾,意义何为?
美国公然和台湾勾结,不断触碰两岸关系的底线,难道不是对中国的挑衅吗?国民党这一次能不能凝聚起来,逼迫赖清德妥协呢?或者是“倒阁”呢?
——【·美国议员窜访台湾·】——
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议员要在4月16日18日,到台湾和赖清德等人会面,美国说,这一次的会面会根据美台关系、区域安全、贸易等等的问题进行会谈。
而美国这一次访问台湾也是因为关税问题,自从特朗普在1月上位以来,在2月就对中国进到美国的商品开始征加了关税,在中国进行反制后,更是在4月份实行了“对等关税”,中国也进行了反制,在这样的关税背景下,很难不让人怀疑美国是在用台湾问题挑衅中国。
毕竟,老美在国际上的德行相信大家都清楚,为了美国的利益什么干不出来,贸易战打不过咱们,就想在台海搞事情,而赖清德这帮台独分子也不争气,为了个人私利,甘心给美国当枪使。
美国议员隔三岔五的窜台,跟台当局搞军事交流,这明摆着就是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当废纸,简直就是在公然侵犯咱们主权和领土。
翻翻美国的黑历史就知道,它的承诺根本不靠谱,美国之前跟其他国家打交道,说变脸就变脸,全看自己的利益,台湾那些幻想靠美国“独立”的人,简直是异想天开。
美国怎么可能是真心为台湾好,不过是把台湾当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罢了,真到了关键的时刻,美国绝对跑得比谁都快。
而就在美国议员窜访台湾的同一天,台湾岛内的国民党和民进党,也发生了激烈的对决。
——【·岛内两党对峙·】——
4月18日,台北地检署突然抓了国民党好几个重要人物,但是这些人又很快就被释放了,有消息说,台北地检署这么做,就是打着查办罢免案里“虚假连署”的旗号。
最开始只是找亲蓝罢免团体的带头人问话、搜查,结果后面越闹越大,连国民党在新北市、台北市好几个区的党部都被查了,国民党认为是民进党当局故意用司法权来针对他们,就是想打压国民党。
民进党表示,国民党发起的罢免绿营民代的行动问题很多,还说连署名单里错误和虚假的比例高达三成,什么“死人连署”、照着名册造假文书的情况特别多。
国民党一看民进党在18号这么搞,当晚朱立伦就发了“集结令”,号召民众在4月26日到台北地检署门口集合,抗议民进党滥用司法权。
朱立伦的号召一发出,国民党内部好多人都响应了,台北市长蒋万安还有不少党内民意代表都站出来支持、
蒋万安更是主张国民党主动提“倒阁”,还认为要是赖清德一气之下解散台立法机构,那就借着台湾立法机构改选,直接对赖清德来个不信任投票。
这一次国民党和民进党因为司法问题斗了起来,对台湾岛内的政治局势的影响很大,要是4月26日那天,国民党真能叫来足够多的人,声势造得够大,说不定能逼着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服软,甚至把他们“内阁”给搞垮,那样国民党在岛内就能重新掌握话语权。
但要是国民党这次行动没达到效果,往后民进党怕是会更变本加厉,用司法这招接着打压在野党。
——【·赖清德不得人心·】——
美议员窜访台湾,就是给台湾岛内的某些势力撑腰,可台湾岛内的两党矛盾,也有可能会被利用,好进一步搅乱台海局势,不过,美国想利用赖清德等人搞事的想法可能无法实行,因为现在赖清德在岛内可是很招人嫌的。
在4月14日台湾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不赞同赖清德施政的台湾民众比例创下了赖清德任内的新高纪录。
这数据说明什么,不就是说明大家对赖清德的执政表现很不满意,就说赖清德之前在活动中宣称台湾民众面对美国高关税要“吃苦当吃补”,这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更不用说之前赖清德当行政机构负责人时,还曾说出让台湾民众把低薪当“做功德”这种离谱的话了。
赖清德上台后,执政无能,面对老百姓的不满,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反而开始玩阴的,动用各种手段打压岛内其他党派和反对他的人,只要有人反对“台独”、看不惯他搞“去中国化”,或者希望改善两岸关系,都会赖清德他威胁恐吓。
赖清德这么做,就是想把台湾往火坑里推,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都站出来反对他,痛骂赖清德破坏台湾的民主和法治。
信息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议员团窜台,承诺持续协助台湾自我防卫
凤凰网——倒计时6天,岛内两党迎决战,赖清德被催下台,美专机直奔台岛
两岸新新闻——国民党抗议遭“司法”打压 朱立伦号召26日凯道示威
台海网——“我们都犯罪,就是得罪赖清德!”朱立伦向台湾民众喊话:4月26日上凯道
直新闻——国民党遭“抄家式”抓人,赖清德“办蓝不办绿”丨台湾一周
台海网——证据不足,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当庭获释
海峡导报——国民党台北主委黄吕锦茹遭羁押禁见,韩国瑜: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台海网——蒋万安称“倒阁”是反攻起点,朱立伦:目标是倒掉赖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