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央视新面孔到底什么来头?”
2025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紫红色西装的干练身影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弹幕刷屏。
90后记者迟茜,首次从《聊会》直播间转战前线报道,精准提问政协委员的画面直接冲上了热搜。
谁能想到,这位曾被主持人大赛淘汰的姑娘,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深夜新闻小编到两会报道主力的逆袭,堪称央视新生代里的“养成系天花板”。
时间倒回2019年,刚毕业的迟茜在央视主持人大赛首轮就遭淘汰。
同期选手刘妙然、果欣禹等早已在新闻频道站稳脚跟,而她却似乎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
转折发生在2021年,当大家以为她会沉寂时,央视突然将这位新人塞进《新闻直播间》黄金时段。
更让人意外的是,每逢世界杯、冬奥会等重大节点,她总能搭档朱广权、康辉等“央视名嘴”,在《聊会》这类新媒体节目中疯狂刷脸。
知情人士透露,台里早就瞄准了她的“网感体质”——既能一本正经播新闻,也能在直播间接住朱广权的押韵梗。
今年两会堪称迟茜的“出圈之战”。
在委员通道上,她抛出的“如何用科技赋能文旅IP”问题,被文旅局长当场点赞“问到了产业痛点上”。
网友发现,她的提问清单里藏着小心机:既有电影衍生品开发这类文娱话题,又巧妙关联区域经济发展。
更绝的是会后花絮,她举着自拍杆带观众探秘两会新闻中心食堂,把时政报道玩出了VLOG既视感。
对比五年前主持人大赛时背稿的青涩模样,如今面对镜头游刃有余的状态,连资深记者都感叹“这丫头把央视的严肃和网生代的活泼焊死了”。
迟茜的蹿红直接搅动了主持界的“唯比赛论”。
业内人士指出,当年与她同期参赛的获奖选手,不少人还困在早间新闻档,反倒是这个“落榜生”吃透了融媒体时代的流量密码。
央视内部人士透露,现在选拔新人更看重“多面手”特质——既能扛住通宵编片的体力活,又能化身段子手在直播间造梗。
某地方台制片人坦言:“看着央视把90后推到两会前线,我们连夜开会讨论主持人培养方案,生怕被时代甩下车。”
当#央视最年轻两会记者#话题阅读量破3亿时,吃瓜群众开始考古迟茜的成长轨迹:主持人大赛淘汰→深夜小编→新媒体宠儿→两会主力,这条非典型晋升路给行业扔出了灵魂拷问:在短视频称王的时代,传统主持人的专业评分体系是否需要加入“网感考核”?
当越来越多的“迟茜们”从新媒体端逆袭,那些守着演播厅的老牌主持人,会不会某天突然发现自己的观众都跑去刷竖屏直播了?
迟茜的成功逆袭,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整个媒体行业转型的缩影。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才是未来的方向。
无论是主持人大赛的落榜,还是深夜新闻小编的默默耕耘,迟茜用行动证明,只要抓住时代的脉搏,逆袭并非不可能。
而她的故事,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
如今,迟茜已经成为央视新生代的代表,她的每一次亮相都让人期待。
从主持人大赛的落榜生到两会报道的主力,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或许,正是这种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她在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中脱颖而出。
未来,她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