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职场人如何通过自媒体打造个人IP|菜鸡杂谈42

我家公关是个菜鸡 2025-03-31 18:18:36

大家好,我是菜鸡公关。

前几天登录后台的时候,发现平台粉丝数终于要破6K了,对于一个运营了6年的账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

因此,关于如何通过自媒体打造个人IP,菜鸡公关其实没什么话语权,但在过去6年里,确实又有主动或者被动地和一些小伙伴探讨过这个话题。

于是,今天借着粉丝数破6K的契机,菜鸡公关想和大家认真聊聊个人IP这件事。

一.想清楚你想要打造个人IP的目的

今年有一次和某个小伙伴聊天,谈到职业规划的话题,她说最近有找某个HR做职业咨询,对方建议她可以试试通过自媒体打造个人IP,她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但目前还停留在想法阶段。

我当时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想要打造个人IP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推进到执行阶段。

在过去的6年里,菜鸡公关其实也有给过一些朋友同样的建议,做个人IP,如果觉得公众号太重,可以试试小红书。

但从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小伙伴都没有将这件事推进下去。这种情况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很多企业高管IP打造项目也是如此,干劲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菜鸡公关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想清楚打造个人IP的目的。

和全职自媒体人不同,绝大部分的职场人和企业高管,想要打造个人IP的出发点都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职场人更多是为了拓展人脉、自我提升,企业高管更多是为了做企业品牌和口碑。

对于想要搞钱的全职自媒体人来说,目标明确之后,日常运营就不会缺乏动力,标题党、追逐热点、专研流量推送机制,一切为了流量,最终通过带货和商务变现,路径非常清楚明晰。

但对于职场人来说,路径就没有那么明晰,因为拓展人脉和自我提升这些目的想要实现,是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的,毕竟一个0粉丝基础的账号,在早期就是很难被目标人群看到。

而在自媒体运营的早期,你认认真真输出了几百字的行业观点,结果可能是阅读量个位数,点赞量0。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菜鸡公关其实也是一般人,但和大家不同的是,这些年一直支撑我坚持更新自媒体的动力,是源于我内心不安的心理状况。

到目前为止,我从“菜鸡公关”自媒体上赚到的钱,可能也就刚过五位数,但每一次进行内容输出的时候,都会让我觉得自己没有脱离社会,脱离职场。

所以,公众号更新的日期和频率,也变相记录了我这几年的心理波动状况。我很感谢自己在六年前选择运营了这个自媒体,在心理恢复上,它确实帮助了我许多。

也正因如此,很多博主的数据和流量焦虑问题,我反而没有受到太多困扰,对于我来说,能够完整地产出一篇文章,就代表了那一天我的心理状况还不错,这其实就已经很棒了。

二.将你的目的优先级排序,既要又要不可取

前面提到,对于职场人来说,大家想要打造个人IP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赚钱。但从实操上来说,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以为我想清楚了我的目的。

关于打造个人IP,大家通常的目的排序应该是:

1.拓展人脉,自我提升;

2.赚钱;

是的,虽然大家都认为,自己打造个人IP并不是为了赚钱,但其实还是会不自觉地把赚钱放进自己的目标里。这会导致在执行环节阶段,遭遇几个问题的困扰:

1.是否要为了流量追逐标题党;

如果你想要追逐标题党,这会带来两种“恶果”:一是你会在标题构思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是你会因此不自觉地关注阅读量和点赞数。

有个我不太喜欢的博主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好内容应该比营销号更标题党。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当你选择做“标题党”之后,你确实会尝到它所带来的一些“好处”,但也会因此陷进去,而失去了对内容本身的专注度。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为了流量追逐标题党。当你做了这样的选择之后,你就不会为了惨淡的数据而焦虑,因为流量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赚钱,而你不应该把赚钱放在首位。

2.是否要追逐热点;

这个问题同上,如果你真的是为了拓展人脉和自我提升,那么,你应该去输出更多优质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不会被更多人看到。

菜鸡公关的小红书有过千赞的笔记,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篇阅读量只有40+的笔记,是一篇危机公关分析文,有位小伙伴因为正好要面试这家企业的公关岗,刷到了这篇笔记,后来找到我做了一次付费咨询,并且最终拿到了offer。

对我来说,从这篇阅读量只有40+的笔记上的收获,反而要比千赞文更多。我不仅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次和行业从业者深度沟通的机会,了解到了当前媒体人和甲方公关的求职环境,而且,之后我又接到了一个同家企业的求职者咨询,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在提供服务上也更加从容。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为了追逐热点而写热点。即使是我自己的危机公关案例栏目,除非是商务合作外,也不太会为了追热度而抢时效发文,我更喜欢等事件完结后再做输出。

最后,如果你在执行环节遇到任何困扰,不妨回到目的本身,重新想想你运营自媒体最根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三.找到你运营自媒体的动力

前面提到,菜鸡公关的动力是治愈内心不安的心理状况。但随着这两年心理状况的逐渐好转和开始出现的经济压力,我确实也有在探寻一些新的动力。对于职场人个人IP打造,我的建议是:

1.内容多平台分发;

对于0粉丝基础的小伙伴来说,进行内容多平台分发是工作量比较小,但效果明显的方法,直接复制粘贴即可。

拿菜鸡公关自媒体来说,由于公众号平台的封闭性(这两年推送机制有调整),我的某些文章在百家号、知乎、头条号上反而有不错的反馈,收到的评论会比公众号多一些,甚至出过10万+的爆文,而这些评论,能够帮助我补充新的认知。

菜鸡公关认为,如果单一平台的阅读量不好,并不能代表你的内容不够优质,可以试试多平台分发,万一出爆文了呢,而且即使没出爆文,10个平台分发之后,阅读量*10这个数据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了。

2.做To B的生意。

赚钱的方式有很多种,流量变现属于C端打法,但对于职场人来说,菜鸡公关更推荐的方式是做To B的生意,或者说是,服务少数人。

凯文·凯利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找到自己的1000个铁杆粉丝。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不必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明星,只需要找到1000个愿意为你付费的用户。

菜鸡公关很认同这个观点,这样做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会为了流量而焦虑,而且你会很容易达成自己的目的,得到认同和拓展人脉。

在做自媒体的这6年里,菜鸡公关也收获了两位最最最铁杆粉丝,他们会支持菜鸡公关的各种尝试。

在我做免费社群的时候帮忙邀请新人、主动发起话题讨论、分享公关文档,在我做付费求职群和付费社群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响应的那种,甚至,这两位之前觉察到我有一些经济压力,并且主动提出过帮忙的,当然菜鸡是不会和粉丝发生这种经济往来的,但我确实很感动。

3.做To B的生意之付费社群。

继续这个话题,3年前,菜鸡公关开始运营免费社群,到去年停止运营为止,社群人数超过1000人。

运营社群其实是个很不错的方式,能够帮你找到同频的人,特别是在自媒体早期,阅读量寥寥无几,无法获取有效的用户反馈的时候。

但公关行业社群有个很特殊的点,相比于其他职业,公关人对于拓展人脉的需求是更高的,特别是乙方。这会出现一个问题,想要进群的小伙伴,绝大部分是根本不在意我的内容的,甚至连我的自媒体都没有关注过。

而为了维护好社群,在筛选和沟通这类人上我所耗费的精力,是非常不值得的,这也是我最终决定解散免费社群的原因。

今年开始,我尝试运营付费社群,老实说,和之前免费社群的基数相比,付费人数是低于我的预期的,但我依然想将这件事做下去,因为人数总会增长的,而这些愿意为我付费的人,也是我最应该花心思维护的。

《菜鸡公关决定运营公关付费社群了(试行版)》

4.做To B的生意之付费咨询。

付费咨询是我很喜欢的一种赚钱方式。这几年,我陆陆续续接了几十个咨询,老实说,咨询者身份是和我预期不太一样的。

我最开始认为,愿意做公关付费咨询的人应该是公关人,但实际做下来,反而找我的人大都不是行业人士。想要维护自身权益的用户、被黑粉带节奏的商家、说话不过大脑造谣他人的施暴者、深受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和他们的深度沟通让我在赚到钱的同时,也能够以第三方的视角去重新看待一些事情,如同我很喜欢的一句电视剧台词:

你眼中的世界和我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其实世界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罢了。

我很感谢这些信任并且支持我的咨询者们。而且,在我做免费社群的时候,可能也是比较亲和,经常会有人会私聊我寻求免费咨询,但所有找我做付费咨询的小伙伴,平时反而都不会打扰我。

所以,我很推荐大家可以把付费社群和付费咨询作为盈利方式,而不是依赖于带货和商务。

《公关咨询服务(2.0版本)》

先写到这里吧,这个话题未完待续,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讨论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