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中南海举行了一场宴会,参加的人中很多都是原国民党的将领,其中就包括张治中。这位有着“和平将军”之称的原国民党高官,多年来在国共合作、促成新疆和平解放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01宴会上,张将军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几个人正在交谈时,忽然听到门口传来一个声音,原来是在和周总理打招呼,说路上耽搁了所以来得有些晚。
周总理闻言也笑着将这个人带来和大家见面,张治中一看也是个熟人,正是胡宗南的贴身秘书熊向晖。
他在胡宗南身边多年,深得信任,张治中也和熊向晖很熟悉,就过去打招呼。他和在场的其他原国民党将领都以为熊向晖和自己一样,也是起义了。
没想到,周总理在一旁畅快地笑了出来,直说大家都误会了,他可不是起义,而是回娘家了!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周总理接着又介绍说,熊向晖是1936年入党的,他去胡宗南那里也是组织安排的。
大家都感慨,这样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胡宗南老打败仗了,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共产党,这样的仗能打赢才奇怪呢!
熊向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他1919年出生,父亲是家乡的县长,自小衣食无忧,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他虽然生长在官宦之家,但是学习刻苦,后来还考入了清华大学,1936年11月,他在大学里入了党,还成为校内学生活动的骨干。
转年根据组织需要,他前往胡宗南的队伍中任职。胡宗南看熊向晖人品出众,还有学历,而且父亲又是国民政府的官员,是个可造之材,就将他送到军校中进行培养,毕业后,熊向晖就来到胡宗南身边工作。
胡宗南可谓是老蒋的铁杆支持者,深得老蒋信任,在国民党中有“西北王”之称,也有人说他是“黄埔系太子”。胡宗南的军事才能还得到过周总理的肯定,可见并不是无能之辈。正是因为他的重要性,所以组织上才要安排熊向晖在他身边工作。
02其实胡宗南也曾经怀疑过熊向晖的身份,也进行过多次调查,但一直没有查到任何证据,加之熊向晖不但懂军事,而且通晓政治,所写的文稿更是才华横溢,如此出众的能力,让他一步步获得了胡宗南的信任,成为他的机要秘书。
熊向晖看似安稳的生活,实际上一直危机四伏,一次有一名特务给胡宗南送一份报告,上面说熊向晖是共产党,而且还故意让他看到,结果熊向晖顿时火冒三丈,直接和这名特务对骂,然后就跟胡宗南说自己辞职不干了,天天给党国卖命,结果还得不到信任!
结果这些都是胡宗南故意安排的,为的就是要试探一下熊向晖。还有一次,胡宗南有事到汤恩伯处,因为是秘密到访,所以带的人不多,熊向晖担心警卫方面出问题,就自己守了一夜,之后胡宗南就更欣赏熊向晖了。
1943年,老蒋秘密地通知胡宗南准备闪击延安,胡宗南接到命令后,马上召开会议商定具体计划,当时正是抗战时期,驻守延安的八路军并不多,如果胡宗南真的采取行动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结果胡宗南还未行动,就接到了朱老总的电报,上面说现在国共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抗日,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不要破坏大业。看到这里,胡宗南就明白了自己的计划已经泄露了,此时已不可能进攻延安,只是他想不到的是,泄露这个消息的正是他身边的熊向晖。
因为胡宗南的信任,所以熊向晖在国民党的地位也是稳固的,1947年他的结婚典礼还是蒋经国做的证婚人。
关于周总理为何在1949年时公开熊向晖的身份,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根据后面形势的发展才终于明白了此举的用意,胡宗南的30万大军,是在熊向晖公开身份之后的12月才在成都被歼灭的,但之后他还率领1万多人守在西昌,而熊向晖和胡宗南的关系众所周知,如果熊是共产党员的话,那么多疑的老蒋肯定会对胡宗南有所怀疑,这恰好就能达到党中央的目的。
建国后的熊向晖,工作方向转到外交领域,新中国的很多重大外交成果中都离不开他的付出。特殊时期后他来到统战部工作,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当年和熊向晖一样在隐蔽战线上默默工作的同志还有很多,我们衷心地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