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时候,少不了会被别人问到运营模型的问题,运营模型就像便携纸巾,常备无患。
而且作为一个运营人平时嘴里不蹦出几个运营专业的特有名词和英文缩写,别人会觉得你不专业。
这样看来了解几个运营模型,同时满足了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性价比极高。
你好,欢迎来到“一天一个装X小技巧”。
AARRR模型AARRR模型是“用户获取”,“用户转化”,“用户留存”,“产生收入”,“用户传播”的五个英文单词缩写。
AARRR读起来真的很不顺口啊,反正面试先说金字塔模型,然后再讲AARRR具体内容会比较好。
但是装X我不怕累。
这个是最经常用到的模型,装X第一利器,一定要理解好,敲小黑板(而且问到一般的运营流程大概是怎么样的,也是可以答这个的)。
这个模型的简单意思就是随着用户行为的不断升级,用户也在不断的流失中。直到最后一步的“用户传播”完成时,留下来的用户已经很少了,但是这些用户就是你的核心用户,要好好地维护。
这个模型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模型,跟马斯洛需求原理那个差不多,哇,又学多一个名词。
RFM模型简单来说就是:动态显示一个客户购买行为的变化,R代表最近一次消费,F代表消费频率,M代表消费金额。
这个模型是一个三维的图形,大概如下所示:
最近一次消费作为X轴,消费频率作为Y轴,消费金额作为Z轴,划分成立方体,分为8种比较典型的客户(不行了,是数学课的感觉)。
听起来很复杂,很多东西要记,都看困了(但是了解这个就会给人感觉专业,内行,大牛)。
其实说起来就是根据最近的一次消费时间的距离,消费频率的高低,消费金额的大小来区分客户的重要程度和挖掘空间。
AARRR模型和FRM模型是面试中经常问到的内容,属于必考题类型,这个分数要不要拿,这个X要不要装,就看你自个的了。(尤其是面试用户运营的,这个分我加定了,我说的,耶稣也保不住它)。
正态分布模型没办法,说到模型这种东西,都是或多或少要涉及到数学。而正态分布模型的典型例子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本来是指:20%的人拥有了世界上80%的财富。
而用在运营上则是指:
只有20%的用户是属于你的核心用户,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剩下的80%都是漂浮在曲线附近的,本质上是差不多的,采用标准化的流程维护就可以了,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
白嫖你的人,始终都会白嫖你,给你增加增加人气已经是社区送温暖了。(谁叫我们穷呢)
这个也是属于用户运营的一个模型,是一个比较概括性的模型,当企业的资源没有那么充足的时候(不幸进入了部门就你一个人那种公司),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分析,花费精力去运营那20%的用户以及潜在用户就行。
其它的运营模型其实还有,如漏斗型啊(分析人性的,真的感觉人性没那么简单就可以分析到,说分析人性不如说是利用人性弱点,直接利用人性弱点成功的无非就那几个,拼XX,拼AA,拼CC)。
还有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模型,这些就不细讲了。
为什么,因为我也看不懂,都是数据分析师和专门做BI(商务智能)的专业领域知识居多,专业名词多,句子长(总结:看了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