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巴厘岛的机场成了一个大新闻的起点。一个叫林强的家伙,曾经在金融圈风光无限,结果因为搞了个天大的庞氏骗局被抓了。
这案子不小,涉及989亿人民币,坑了超过5万投资者,很多人血本无归。

林强这人,出身不算差,1980年代出生在上海,家里是搞教育的,算得上书香门第。从小就聪明,尤其数学和经济方面特别有天赋。后来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这学校在国内可是顶尖的。
他本科毕业还不满足,又拿了个EMBA,后来还跑到北京大学读了个DBA,搞了个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这履历放哪都亮眼,谁看了都觉得这家伙是个金融天才。
毕业后,林强2006年进了国泰君安期货,一开始就是个普通员工,但靠着脑子活络和能说会道,很快就混出了名堂。
几年下来,他在好几家大公司都待过,比如中航期货、中原期货,干的都是期货交易和资产管理这一块。到2012年,他开始搞财富管理,在北京开了家尚志丰元基金销售公司,2016年还拿到了基金销售牌照。

2015年,他又在上海成立了合禾资产管理公司,紧接着2016年搞了个合禾优选投资管理公司。这些公司加起来,后来就被圈里人叫作“合禾集团”。
林强的野心不小,他想把公司做成一个金融大杂烩,啥都掺和点:股权投资、证券、房地产、海外资产配置,啥热门干啥。他的客户群主要是些有钱人和机构投资者,大家冲着他承诺的高回报和稳定收益来的。
那时候的林强,真是风头无两。2021年,他还被评为“陆家嘴金融城十大杰出青年”,在各种大会上演讲,讲投资策略、市场趋势,头头是道。很多人就是冲着他的名头和光环,把钱投进去的。

可惜啊,这光鲜的外表下,林强干的却是见不得光的勾当。
他搞的这个骗局,核心就是合禾优选的那些投资产品,尤其是所谓的票据投资基金和结构化城投债券发行。这些东西听着高大上,承诺年化收益6%到10%,比银行理财高出一大截。
林强忽悠投资者说,这些钱会投到低风险、高保障的项目里,比如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大公司的高等级债券。

实际上呢?全是假的。他压根没把钱投出去,而是拿新投资者的钱去付老投资者的回报,这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这种玩法有个致命弱点,得不停有新钱进来才能撑下去。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己赚钱了,林强让公司每个月出投资报告,里面全是编出来的数据和图表,看着像是真赚了。
合禾的业务员也被培训得一套一套,客户问啥都能圆回来。公司在上海金融区的办公室装修得高端大气,墙上挂满了奖状和林强跟大佬的合影,显得特别靠谱。

林强能把这骗局玩得这么大,靠的就是他在金融圈的经验和人脉。他用自己的学历和履历包装自己,让投资者觉得他是个稳妥的人。
他还偷偷控制了一家叫睿道租赁的公司,大部分投资者的钱都被转到这儿,最后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到2023年,合禾优选一年能募到3000多亿人民币,其中至少2000亿是林强直接操盘的票据产品。这数字听着就吓人,可见这骗局规模有多夸张。

好景不长,2020年新冠疫情一来,经济环境变差,新钱进来的速度慢了,老投资者又开始要提现,麻烦就来了。到2021年中,合禾优选已经撑不住了,赎回的请求越来越多,公司应付不过来,市场上也开始传出合禾不靠谱的风声。
2023年8月,林强一看苗头不对,直接跑路了。他跑之前还挺狡猾,在香港开了个公司聚会,然后人就不见了。他早把家人安排到新加坡,说是去度假,自己也溜到那儿遥控指挥。这一下,公司彻底乱了套。
8月30日,合禾优选发了公告,说林强“暂时无法联系”,还弄了个临时管理团队出来稳住局面。可这时候谁还信啊?投资者挤到公司门口要钱,网上全是讨债的帖子,大家才发现自己被坑了。

2024年4月,上海杨浦区警方正式介入,查合禾集团涉嫌非法集资。公司几个高管被抓,骗局的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超过5万投资者被骗,总共损失989亿人民币。
这里面有退休老人拿毕生积蓄投的,也有小老板想赚点外快的,个个都被林强的“稳赚不赔”忽悠得团团转。骗局崩了之后,有人破产,有人连生活费都没了,惨得没法说。

林强跑路后没闲着,他在东南亚到处躲,用了个假的土耳其护照,化名“JOE LIN”。Interpol(国际刑警组织)2024年9月对他发了红色通缉令,把他的指纹、面部识别数据都共享给了各国机场。
结果,2024年10月10日,他在巴厘岛的机场准备飞新加坡时被抓了。当时机场的自动边检系统扫到他的生物信息,直接报警,印尼移民局把他扣下,转给了印尼国家警察的国际关系部门。

这抓捕过程挺顺利的,中印两国警方配合得不错。中国这边提供了不少证据,还通过驻雅加达大使馆把林强的中国护照给废了,让他跑不掉。
11月30日,林强被押回上海,一下飞机就被铐着上了警车,这画面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一个曾经的金融大佬,就这么狼狈地落网了。

回国后,林强被控了好几项罪名:诈骗、非法集资、洗钱,哪一条都不轻。这案子牵扯太大,涉案金额高,跨国犯罪的性质也复杂,审判估计得拖一阵子。
检察院现在忙着追查资金流向,好多钱都被林强洗到海外账户或者空壳公司里去了。庭审还没正式开始,但大家都觉得,他要是罪名坐实,搞不好得判个无期。

钱能不能追回来,是受害者最关心的事儿。可现实挺残酷,林强这些年花钱大手大脚,豪宅、豪车、高风险投资,钱早就散得差不多了。
警方查封了他名下的一些资产,但跟989亿比起来,杯水车薪。受害者多半是拿不回多少钱了,只能认栽。

这案子还让监管部门挨了不少骂。有人说,金融监管太松,才让林强钻了空子这么多年。事后,中国证监会(CSRC)表态要收紧对私募基金的监管,还要搞搞投资者教育,别再让人随便被忽悠了。
受害者现在日子不好过,有人组了群互相安慰,有人跑去打官司想捞回点钱,但希望渺茫。林强的审判还没结束,但不管结果咋样,他这辈子算是完了。989亿的窟窿,5万人的眼泪,这账他还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