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研究为何成为评职称的硬性条件?有没有用?

小虫数学 2025-04-06 05:16:35

又到一年一度评职称的季节了,各地评职称的硬性条件不一样,在我们这里,评高级职称有以下几个硬性条件:

1,论文发表,要在符合条件的杂志上公开发表。

2,课题研究,评高级职称的,必须要参加一个课题研究,而且名字要排在前六。

3,公开课,近五年,每年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者上过一次区级公开课。

4,继续教育学时,要满足教育部门规定的学时。

课题研究

在这四个硬性条件当中,比较受争议的就是课题研究了,有不少老师就是因为课题研究,被卡在了门外。

课题研究

究竟什么是课题研究?大家可以搜一搜,我就不解释了。我自己参加过课题研究,也听过很多课题的开题结题报告,感受是很深的。

我先给大家看一组某地中小学幼儿园的课题研究题目,感受一下中小学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博大精深。

某地课题研究题目

看了这些题目,大家是不是对课题研究感觉到很神秘,这些课题研究都显得非常专业化,比较高深,很上档次。

但有网友却不这样认为,有网友说,看到这些题目就知道了研究结果,很多研究内容其实是空洞的,对实际教学教育的促进作用并不大。

课题研究题目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片面呢?应当说,个别课题研究还是有实际意义的,并不全是表面功夫。但相当一部分课题研究真的没有多大意义,有点故弄玄虚,简单问题复杂化,平常问题高档化,现实问题网络化等等。

中小学课题研究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以前参加了不少课题研究的开题和结题活动,后来自己越来越不想参加课题研究的开题和结题活动了,因为感觉自己很难熬过开会那段时间,总是昏昏欲睡。

有一位网友说,如果不是因为评职称需要课题研究,他是不愿意参加课题研究的。他说,基础教育哪有那么多高深的课题研究,基础教育就应该踏踏实实的教好书,育好人。

课题研究

其实想一想也是有道理的,基础教育哪有那么多课题研究,年复一年,课题研究的题目越来越玄乎,同时也越来越空洞。很多课题有专项经费,耗费了不少时间,也耗费了不少经费。当然,最后结题都是皆大欢喜,都是非常优秀的课题,都有非常优秀的论文。

课题研究

因为评高级职称需要课题研究,所以我们这里的课题研究一直很火爆,有些老师甚至要找关系才能进入某一个课题组。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搞那么多高大上的课题研究,我认为老师平时讨论教学,集体备课,考后分析,讨论如何提升后进生等等都是课题研究,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课题研究。

教育应当接地气

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课题研究纳入高级职称的评选条件,课题研究并不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空洞的课题研究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2 阅读:4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