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儿,真的是要变了。中央不久前下发文件,表明要在河南打造第二个“郑州”,规模地位等同于省域副中心城。这显然是要在河南大干一场的节奏。而其中透露出来的两个关键信息更是不容忽视:其一,中央的发展重心俨然已从沿海周边城市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此次大刀阔斧整改河南就是“中部崛起”的先头风;第二,河南即将摆脱以往“又穷又土”的负面标签, 打一场漂漂亮亮的翻身仗。

中部城市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这次“转运机会”花落河南?谁又将是副中心城潜力股?这个视频,一次为你讲清。
提起河南,相信大部分人对它的印象无非“土穷”二字,现代化高科技产业跟它沾不上边,富饶发达也似乎跟它没关系。然而在历史上,河南可是真真实实的“祖上阔过”。中原的名号因它而来,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更是对它重要性的有力概括。说河南曾是“全国心脏”,一点都不为过。
先来看河南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河南地处中国中东部地区,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东邻安徽、山东这俩经济大省,北接人口大省河北、山西,西通“内陆改革新高地”陕西,南达号称“长江经济带脊梁骨”的湖北,是结结实实做到了四通八达,每个方位都有大神坐镇。

毫不夸张的说,面朝沿海,背靠内陆,这先天优越的地理环境,让河南成为了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互通有无的门户,想要从东向西梯次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强国目标,河南绝对是个回报率颇高的最佳跳板。
然而,虽然占尽了地理环境优势,但河南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除去它自身太过偏向农业产业发展,省内的黄淮海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几乎全被耕地覆盖,内部缺少关键现代科技产业支撑之外,省会城市郑州“一家独大”,压制了其他城市发展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河南省GDP位列全国第五,为6.13万亿元,仅次于被称为“民营经济摇篮”的浙江不到3万亿元,不仅是排名前十省份中除山东外唯一的北方城市,更是中部地区城市中的断层第一。可仅仅一年后,河南省GDP便掉下六万亿大关,疯狂蒸发近0.22万亿。与此同时,河南内部各城市发展也并不均衡。2023年,省会城市郑州GDP约为13605亿元,而排位第二的洛阳仅为5818亿元,落后整整2倍不止。
这并不是个乐观的数字,河南的“经济滑铁卢”,一方面来自国家发展重心的现代化转向,一方面来自自身左膀右臂的发展失衡。也正是因此,为了让河南发挥出“中流砥柱”的应有实力,中央这才决定为河南量身定制“一主二副”发展计划,扶植“第二郑州”发展,着重改变当下河南的经济偏科情况。那么,河南省下辖的17个地级市里,谁最有可能接住此次发展机会?

呼声最高的无疑是洛阳。从地图上看,洛阳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西通三门峡,北可达焦作,南与平顶山、南阳等地相连,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除此之外,其境内河渠密布,有洛河、伊河等在内的众多河流,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水源可谓四通八达。而其占地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07.9万,又是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劳动力大市,再加上其历史人文底蕴充足,被称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的龙门石窟地处洛阳南郊,国家4A级景区洛邑古城位居洛阳东南方向,道教李耳归隐之地老君山在洛阳西南,香山寺、白园以及蒋宋别墅均深得游客青睐
据官方数据统计,仅2024年,洛阳光是旅游收入就已达605亿元,狂甩后位城市整整400多亿元,仅次于省会城市郑州。选择它来中和河南“农业大省”的固有定位,助力河南完成产业转型,进而快速实现经济腾飞,实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虽然地理人文条件俱佳,但洛阳与郑州相隔距离太近,反不利于河南整体发展。相较之下,南阳显然更具“平衡”之意。
南阳地处河南西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三面环山,南部开口,呈现典型的盆地特征,是连接华中、西南和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从上空俯瞰,南阳东邻信阳,西达陕西,南通湖北,北靠洛阳,正处中国地势的“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交汇之地,可谓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除此之外,南阳交通也十分便利。不仅焦枝、宁西铁路呈“十”字形在此交汇,郑万高铁借道穿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其内的南阳机场更是全省四大机场之一,占据先天的交通发展优势。

而在其2.6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常住人口总数高达949万,劳动人口后备充足,发展成为“超大人口规模城市”指日可待。特别要强调的是,除去地理人文这些必备优势,南阳在教育医疗上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觑。中国石化、豫西工业、牧原集团等知名企业均聚集于此,带动南阳GDP跃升至4879亿元,稳居河南经济体前三。南阳中心医院、南阳师范学院等教育医疗龙头也实力雄厚,都可成为南阳吸收关注度与经济的绝佳助力。由此可见,南阳知名度虽略逊于洛阳,但发展实力却毫不弱于前者,成为“第二郑州”未为不可。
总体而言,凭借庞大的人口及资源环境优势,河南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如果再加上“第二郑州”助力,完成产业转型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在你心里,哪座城市更适合接下这波发展机会呢?
信息来源:
《洛阳GDP数据及交通规划》
《南阳立体交通体系》
《河南"一主两副"政策解读》
《郑州都市圈战略规划》
就不要胡扯了,国务院定的省域副中心,有徐州洛阳长治等几个,还用你分析来分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