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帝如何管理庞大的疆域?清朝的“总督”制度堪称一大创举。
这些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管辖范围动辄跨越数省,堪称“地方天花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清朝九大总督的“地盘”和他们的江湖地位。
一、直隶总督:京圈大佬,权势巅峰
辖区: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以及河南安阳、山东德州等地。
九大总督之首,相当于“首都圈大管家”。
兼任北洋大臣,掌管外交、海防,甚至皇家陵寝的守卫。
李鸿章曾在此位28年,权倾朝野。
直隶总督衙门在保定,但李鸿章常年待在天津,只因天津是外交前线。
二、两江总督:江南首富,钱袋子代言人
辖区:江苏、安徽、江西、上海(清朝时属江苏)。
全国最富,没有之一!
兼任南洋大臣,管着江南制造局(中国最早兵工厂)和南洋水师。
曾国藩、左宗棠都曾在此捞金。
“苏湖熟,天下足”,两江的赋税养活了半个大清朝。
三、湖广总督:粮仓霸主,洋务先锋
辖区:湖北、湖南。
名字带“广”,但和两广无关!因明清时两省合称“湖广”。
这里是清朝粮仓。
张之洞在此修京汉铁路、办汉阳铁厂,武汉的现代化从他开始。
武昌起义爆发时,湖广总督瑞澂吓得翻墙逃跑,成了清王朝崩溃的导火索。
四、陕甘总督:西北狼王,地盘最大
辖区:陕西、甘肃,后期兼管新疆、青海。
228万平方公里,占清朝疆域近四分之一!
左宗棠抬棺出征,从这里出发收复新疆。
虽是“超级大省”,但穷得叮当响,全靠朝廷拨款养兵。
五、两广总督:海禁窗口,洋气担当
辖区:广东、广西(含海南)。
清朝海禁时,广州是唯一通商口岸,十三行富可敌国。
林则徐在此虎门销烟,拉开了鸦片战争序幕。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成了英国人的“人肉展览品”。
六、闽浙总督:海防卫士,海军摇篮
辖区:福建、浙江(含台湾)。
防御倭寇和西方列强,左宗棠在此创办福州船政局,中国第一艘军舰在此下水。
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闽浙总督何璟被革职。
七、四川总督:盆地霸主,一夫当关
辖区:四川、重庆。
“蜀道难”让这里易守难攻,白莲教起义让清军头疼数十年。
丁宝桢穷到当铺借钱,却敢杀慈禧宠监安德海,晚年发明宫保鸡丁(误)。
八、云贵总督:边疆劳模,存在感最低
辖区:云南、贵州。
镇压起义,防范缅甸、越南侵扰。
林则徐晚年在此维稳,李鸿章侄子李经羲创办云南讲武堂(朱帅、叶帅的母校)。
九、东三省总督:龙兴之地,末代新贵
辖区:辽宁、吉林、黑龙江(1907年才设)。
满族发源地,长期禁止汉人进入,末代总督赵尔巽编撰了《清史稿》。
设立仅5年,清朝就灭亡了。
结语:总督的权力游戏
这些总督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既要应付皇帝,又要和巡抚斗法(巡抚虽低半级,却能直奏皇帝)。
比如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江西巡抚沈葆桢就和他公开撕破脸。
而袁世凯更是以山东巡抚身份,架空直隶总督,最终成为北洋军阀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