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隐姓埋名
我,叫长城,我矗立在这里守护了千百年,我的身躯已融入了脚下的土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外国的核威胁,中国需要筑起新的长城。我听见了出征的号角,我看见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像我长长身躯的延展,奔赴罗布泊研制“两弹一星”。他们严守秘密,隐姓埋名。科技工作者卫国听见了女儿小卫星的呼唤,义无反顾踏上了征途。
第一幕 / 万里戎机
中关村科研大院,卫国即将告别女儿,和同事温大平、老眼镜兴华、洋博士齐志奔赴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在这千里不毛之地,我沉睡了两千年的身躯被他们唤醒。他们在风沙中抢图纸,为得出一个数据争论不休,他们千辛万苦却不以为苦。时光在父女的思念中流逝,小卫星转眼长大,父辈砥风而行的年轻身影深深定格在戈壁风沙中。
多年以后,卫星才知道父亲隐姓埋名的事迹,在父辈精神的感召下,卫星走上了科技之路。深夜灯光下,卫星仿佛还能看见父亲孜孜以求的身影,还能感受到深夜躲避敌机侦察的危急。勘测路上,卫囯和战友们遭遇流沙,奄奄一息。那一刻,卫国想念着万里长城另一端的女儿,憧憬着祖国的繁荣富强。
第三幕 / 天设金汤
卫星一直记得当年父亲出征前,自己许下“满天北斗”的愿望。怀着儿时的梦想,卫星带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投身北斗卫星系统研发,与世界赛跑,争分夺秒建设着中国自己的科技长城。穿过时光之门,卫星和儿时的梦想、年轻的父亲相伴相行。核爆前夕,卫国和战友们在简陋的工事里写好遗书,直面死神,一朵耀眼的“马兰花”盛开在罗布泊上空。
第四幕 / 换了人间
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乐曲,来自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五十年后,它唤醒了中关村的早晨,北斗卫星系统全球组网进入倒计时。年迈的卫星奋战在科研一线,父辈的精神给予她无穷的力量。满天北斗的梦想让中国科技长城走向了世界。卫星回到科研大院,当年父辈出征远行的情景历历在目,“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壮的乐曲响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城。
舞剧以新中国科技强国,产业报国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全剧以“隐姓埋名”为序“万里戎机、长城如父、天设金汤、换了人间”四幕展开故事,讲述父女两代科技工作者,投身于“两弹一星”等尖端科研工作,打造科技长城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
没有专业人员,就以老带新,没有专业图纸,就自己绘制,当时,原子弹还有一个代号叫“争气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独立研制核武器的第一步,也是构筑“科技长城”的立足基点。
回望新中国建设史,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众多机构,北斗、嫦娥、天宫、天问,无不与背后这一位又一位“隐姓埋名人”有关,他们中有的已面目沧桑,有的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精神却一代代流传下来,科技自强的信念,让我们挺起了大国崛起的脊梁。
舞剧《长城》载着不同时代的敬意,谱写荡气回肠,青春热血的壮丽史诗。
舞剧《长城》由享誉舞蹈界的著名青年舞蹈家、著名编导、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舞蹈学院国家一级演员刘震担纲总导演,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出品,由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创作,由中关村国际舞蹈中心、亚洲大美青年艺术团演出。